堅持夢想作文1000字
夢想植根于現實,現實激勵著夢想。在未實現自由平等的古時,廣人人民深受苦難。“繡口一吐使是半個盛唐”的浪漫詩人李白,在仕途不暢、利益紛爭的現實中,以詩詞作為畢生追求,盡管“行路難行路難”,但仍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蓮蒿人”的態度傲視現實,勇追心中之夢。
又見獄房內燈火微弱,蠟油即將耗盡,可司馬遷卻仍靜心明志,在被施予官刑,飽經疼痛的現實里,他立志完成《史記》。《史記》的出現,照完了司馬遷在殘酷現實中的心中之夢;照亮了后人對他的敬佩之情。可見,植根于現實生活中的夢想在實現之時格外動人。那是二者相互的力量,這力量使萬物復蘇、生長。
反之,夢想與現實倘若缺少一者,那必不會呈現出震撼人心的效果。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人”,在黑暗的社會現實中被抹殺了夢想,漸漸成為麻木的行尸走肉。漫無目的地活著,毫無思想地活著。可見,社會現實的力量不可忽視,唯有堅定夢想,與之不斷抗爭,才會有超常之志。否則,就與魯迅先生所描寫的“中國人”別無異處。
《百年孤獨》中寫道:“你的平庸會烘干 你心靈的水分,從而扣動你內心最深處的弦”。誠然,現實會將你逐夢時的雜念一一敲碎,從而激發你內心大的力量。因此,感謝社會現實,讓無數逐夢者體會過程的辛酸與結果的感動。
武亦姝,滿足了現代人對古時才女的全部想象。在當今浮躁的社會現實中,人們往往滿足于吸收“快餐文化”,淡化了對心靈詩性的追求。而武亦姝卻時常攜一本蘇軾詩集,她的夢想便是遠離浮躁,尋一處淡雅之地,品一卷詩情畫意。以“情”“度”結合作為主持方式的主持人董卿,在當今社會社交媒體節目缺乏的現實下,《朗讀者》如一縷清風,吹亮了浮躁的人世間,吹醒了人們的詩性與文藝。因此,在現實普遍成為人們內心思想時,夢想就如一汪清泉,從現實的間隙中涌出,滋潤著人們的心靈,喚醒著每個人對夢想執著的自覺意識。
三毛曾言:“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我想,那顆心,必定承載著耀眼的夢想,在現實之刺的折磨中,千瘡百孔,卻更震撼、更感人!
堅持夢想作文1000字篇2
荀子說過:“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可見從古代起,我們就開始提倡要持之以恒。
愛迪生堅持試驗上百次,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放棄,終于發明了燈泡;諾貝爾堅持二十多年,多次在試驗中受傷,但卻不肯停下,終于制成了安全炸藥;居里夫人不畏艱險,從成噸的工業廢渣中提煉出了鐳,即使健康受損,也不曾放棄。
由此可見,一個新的科學發現常常是基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堅持,最終才能獲得成功。不僅科學發明是這樣,各方面的事物都是這樣。沒有堅持,司馬遷如何能在受到侮辱后寫出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沒有堅持,王羲之如何能練黑池水,成就令后世驚為天人的書法?沒有堅持,鄭和如何能七下西洋,將中國文化向外傳播?沒有堅持,玄奘如何能歷時17年前往天竺,將佛法傳入中國?這樣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
通往成功的道路注定是荊棘叢生的。沒有堅持的精神,如何能一路劈荊斬棘,克服重重困難,最終獲得成功?“滴水穿石”“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故事人盡皆知,但只有真正理解這些故事中所蘊含的堅持精神的人才能夠獲得成功。
堅持,就是不畏艱險,持之以恒;堅持,就是即使跌倒,也能快速地站起,重新斗志昂揚地面對挫折和挑戰,并最終克服它;堅持,就是不論他人怎樣誤解,都能守住自己的信念,橫眉冷對千夫指。
汶川安縣桑棗中學校長葉志平親自加固了“豆腐渣”教學樓,在4年里堅持組織學生緊急疏散練習,讓學生牢記逃生路線。汶川地震沒發生前,葉志平的做法無人認同,甚至有人對其冷嘲熱諷,認為他杞人憂天,但他仍然堅持了下來。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8級地震猝然襲來,無數生命就此消逝。但安縣桑棗中學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教師僅用了一分半就全部撤離到操場,無一傷亡。試想如果沒有這位校長的堅持,這所中學學生有多少將要死于這場地震!正是堅持的精神,使葉志平能夠頂住壓力,頂住他人的誤解而堅持自己的做法,保全了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
蔡鍔說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邁克爾·喬丹說過:“我可以接受失敗,但我不能接受放棄!”約翰生說過:“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堅持多久。”所有這些名言警句,所有古今中外的事例都告訴了我們:“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卻是一個難以付諸實踐的道理。
如果我們懂得了這些,我們就不會被生活中的小小挫折打到,我們就不會在幾次失敗后斗志全無。擁有了堅持的精神,我們就能持之以恒,克服一切我們面對的困難,最終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