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作文素材記敘文
節儉作文素材記敘文精選篇1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我們這些在蜜罐里長大的孩子怎會知道什么叫節約?但這個寒假,媽媽卻讓我懂得什么是勤儉節約。
那天,正在大掃除的媽媽讓我去整理一下四年級上完的書。我聽完后就不耐煩地走進書房,把書扔往箱子一扔,便像個少爺似的,不屑一顧地對媽媽說:“老媽,都整理好了!”我往箱子里瞄了一眼,咦?這些書今天怎么個個愁眉苦臉的?算了,又不關我事。
這時,媽媽進來了看了眼箱子里的書,說:“煜桓,你怎么能這樣子,書本都不分類。再說了,這里的書有些東西是可以反復利用的啊!”“啊?”疑惑不解的我開始冥思苦想了。到底有什么東西可以利用它呢?我想。一個個光點從我腦海里閃過。有了!我興奮地對媽媽說:“書皮可以反復利用,沒用完的作業本可以用做草稿紙,對嗎?”媽媽微笑地點了點頭,說:“是呀,那就開工吧!”
說干就干,我拿起語文書,小心翼翼地幫它“脫”下外套,再把語文書工工整整地放進箱子里。又把我的“魔爪”伸向數學書……不一會兒,我就大功告成了,心里美滋滋。這時書本們也滿意地朝我笑了笑,好似在說:“謝謝你小主人!”
媽媽告訴我,她們小時候可沒有這種“高科技”的書皮,為了保護好書本,都是用牛皮紙來包的……聽完媽媽的話,我想: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一點一滴,不能浪費資源。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是啊,勤儉節約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珍惜身邊每一樣來之不易的東西,去愛惜它,就能學會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節儉作文素材記敘文精選篇2
我問你:“節儉是什么意思?”時,你當然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提問:“那還不簡單,節儉不就是勤儉節約的意思嗎?
我記得我們一年級的時候就學過了!”是的,節儉的意思我們一年級時就學過了。那時,老師對我們說:“小朋友們,我們要節約飯菜,節儉一些,節儉就是勤儉節約,大家得節約水電!”老師的教誨我們都牢牢記在心中,但是我們又做到了哪些呢?
一天的課間休息時,我去洗手間,出來之后,我習慣性地洗手。這時,一名同學大開了水龍頭,把頭鉆進水中,然后又把頭拿出來,水龍頭沒關,那名同學的頭猶如狗尾巴似的甩來甩去!我看見墻壁上貼著“節約水資源,緊關水龍頭”十個顯眼的大字,再看看那名同學的舉動,我嘆了一口氣!然后伸手把水籠頭關緊了。
節儉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它包含著我們中國人的形象,風貌。還表現了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當你沒有關緊水龍頭時,你是否想到了那些缺水地區的情景;當你開著計算機、空調、電扇、電視時,你是否看到了停電時恐懼的畫面;當你看見一套十分漂亮的衣服,父母舍不得買,而你又嚷著要買的時候,你是否又想到了父母掙錢的辛苦!少買一個玩具,少吃一次零食,甚至少用一根筆芯,你都能節省下一點兒,當這些不起眼的一丁兒、一點兒、半分、半毛積累起來時,你會發現你擁有了一大筆財富!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節儉!讓我們一起手牽手,肩并肩,把節儉的美德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把中華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節儉作文素材記敘文精選篇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毕嘈糯蠹覍@首詩并不陌生吧!
如果我們不珍惜糧食,他們留下的汗水不就白費了嗎?如果全世界的農民流下的汗加起來,會不會流成一條源遠流長,奔流不息的長河呢?
現在,全國都在流行“節約”,如“光盤行動”,“打包”,總之,我們要節約糧食。酒店一年里浪費的糧食夠兩千五百萬人吃一年的口糧。由此可知,酒店里是有多么的浪費!作為一名中學生,不能只從嘴上說要節約糧食,不浪費糧食,我們應從實際行動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現在流行的一句話是:“浪費可恥,節約光榮。”
現在,我們應該每頓飯都不剩下一粒米。我們來算算,如果我們學校一個人浪費一粒米,如果我們學校有三千八百多名學生,那么,加起來一共三千八百多粒米,這僅僅一天沒事,如果一年浪費的加起來,一共一百四十五萬多粒米,等于讓數百個農民白白干了一輩子活,如果你父母是農民,你會忍心嗎?就算你父母不是農民,你也不該浪費糧食啊。
有些人請朋友吃飯,訂了許多菜,吃得少,剩的多。因為愛面子,不好意思包。而就因為他的不好意思,浪費了許多糧食!那些浪費糧食的人,實屬可恨!我很想請那些浪費糧食的人們去體驗一下農民的苦,體驗一下農民累!他們一年四季都在地里干活!夏天,烈日炎炎,把他們的皮膚曬得黝黑,冬天,寒風刺骨,讓他們的膝蓋承受不住,而患上關節炎。種出來的糧食卻全被我們浪費了!那些浪費糧食的人們啊,你們摸摸良心你們對得起農民,對得起農民流下的汗水嗎?
節儉作文素材記敘文精選篇4
一生中會經歷許多事,有的事會讓你變得自信,有的事會讓你變得勇敢,有的事會讓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兒時的我就經歷了這樣一件事,它不經意間讓我改變了。
有一次,媽媽帶我去姥姥家,我興奮極了,因為到了姥姥家,好吃的、好喝的盡憑我享用,感覺一切都來得那么容易。可是,一盆洗菜水卻使我改變了。看到姥姥洗菜用過的水,我立即幫忙倒掉,可姥姥笑著說:“孩子,去玩吧,這有我呢?!遍_飯了,姥姥把香噴噴的飯菜端上來了,我吃著,幸福極了,可就是不見姥姥過來吃,我到廚房去看個究竟,發現姥姥竟然又用剛才洗過菜的水在洗刷廚具,這一刻我明白了當初為什么姥姥不讓我倒水,姥姥是為了節省這一盆水做更多的事情呀!此時此刻,我一下子被感動了:姥姥竟是如此的節儉啊!可我呢,平時竟是那樣的浪費。看到我怔怔的樣子,姥姥微微笑著說:“孩子,水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是生命的源泉,沒有了它我們就無法生存,但是我們的水資源并不是很豐富,我們必須珍惜每一滴水,節約我們的水資源。好了,接下來可以將用過的水澆菜了。”我認真地聽著,使勁地點點頭,端水去到菜園。
這件事,很不經意的,在我兒時發生,可到現在仍然深深地影響著我,正是從那次節約一盆水開始,我學會了珍惜水資源,學會了生活中一切的勤儉節約。所以,我要大聲說:“親愛的姥姥,我要謝謝您!”
節儉作文素材記敘文精選篇5
爺爺以前是個醫生,他個子很高,滿頭白發,說起話來非常幽默,爺爺為人很寬容,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不會生氣,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微笑。所以,在我的心目中,爺爺是很和藹可親的一個人。
雖然爺爺每個月都會有退休金,但是他非常節儉,出去玩時,他總是會隨身帶著一個塑料袋,看見飲料瓶時會把它撿起來,我總是很不解的問爺爺:“爺爺,您為什么要撿這個,您并不缺錢花啊?”可爺爺總是笑笑,不說話。于是,這個疑問總是在我的心里環繞。
直到那一次,我才明白爺爺如此節儉的原因。 那一次,我早上起來想去冰箱里拿瓶水喝,這時,一個人影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我定晴一看,原來是爺爺!只見爺爺從自己并不多的養老錢中取出了幾百元,走出門去,我很不解,爺爺平時不是很節儉嗎,現在拿著這些錢去干什么呢?為了了解事情的原委,我躡手躡腳地跟了去,只見爺爺來到單位貧困職工工作處,把錢捐給了那些生活貧困的職工。這時,我再也忍不住了,便走了過去,問道:“爺爺,你平時自己都舍不得花錢,為什么要把錢捐給這些職工呢?”爺爺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現在,許多貧窮災區的人沒有吃的,穿的,他們的孩子無法上學,連書包,文具盒也沒有,雖然我們過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但是不得忘了那些生活困難的職工啊!” 我不需要用華麗的言辭來歌頌爺爺,只能說:爺爺是個平凡的人,卻有一顆難得可貴的心!
節儉作文素材記敘文精選篇6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著學會勤儉,不能奢侈浪費。
這樣的思想一直在我們的腦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即使漸漸地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地提高了,物質也較以前不那么匱乏。
不過,就是因為物質條件的改變,所以在條件優越中成長的年輕人的節儉觀念沒有老一輩那么強了,有時候對于老一輩的節儉會有點不解,但更多時候還是會設身處地去理解。
這個過程中,我們總會聽到一些讓自己反思的事。
一位朋友的母親,一直以來節儉的習慣是出了名的。聽朋友說過一件事,過年的時候,親戚們都從各自的崗位上回老家,一下子氣氛就熱鬧了起來。
這其中,大家在外打拼,經濟實力漸漸地有所懸殊,有的不再拘小節,總是大手大腳地會幫襯鄰里親戚,在吃喝上體現地尤為淋漓盡致。因為難得回老家,宴席吃飯都是滿滿地各式菜肴,很自然地每一回都會有不少剩菜剩飯。
倒掉了是可惜,有時候親戚會拿去喂雞鴨,好一點兒地會分給鄰里一起。朋友的母親每一次都會拿到一兩份。
起先,朋友還會說一下母親,后來看改變不了什么,也就不再說了。但讓朋友覺得郁悶的是,明明是家里有新鮮熱乎的飯菜,可他母親偏偏要先吃那些剩的,然后原本的新鮮飯菜變成了下一頓的剩菜......
我們局外人聽到這個只會淡然一笑,有的還會勸說朋友要多勸解大人,可是有些習慣可能是根深蒂固的吧。
節儉作文素材記敘文精選篇7
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外婆就是我們家的節約模范。
記得又一天,媽媽帶我去看望外婆。中午吃飯時,我把很多米粒都撒在了地上,飯桌上也分布著很多米粒,我卻視而不見。吃完飯后,我就去看我喜愛的動畫片《海綿寶寶》了??粗粗?,感覺口渴了,我就去廚找水喝。在廚房我發現外婆正在撿我掉在地上的米粒,然后放在了窗臺上?!巴馄耪嫘猓痪褪菐琢C讍?”我不高興的說。外婆皺了皺眉頭:“孩子,我們要節約糧食,不要浪費呀……”沒等外婆說完,我就跑掉了。
又過了幾天,我和媽媽又去了外婆家。我們剛進屋門,居然從窗臺你邊傳來了清脆的鳥叫聲。我懷著好奇朝窗臺望去,原來是外婆放的米粒引來了吃食的小鳥。這時,外婆走過來,高興地說:“瞧我說的沒錯吧,被你扔掉的米粒沒浪費,還引來了很多可愛的小鳥呢?!蔽矣悬c兒不好意思了,慢慢低下了頭。外婆把我拉到身邊,和藹地說:“孩子,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經過春天播種、施肥、秋天收割,我們才能夠吃上香甜的米飯哪……”我的頭低的更低了,我小聲的說:“外婆,我錯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了。”外婆把我攬在懷里開心的笑了。
從那以后,我時刻提醒自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牢記外婆的教育,養成了愛惜糧食,以節約糧食為榮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