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努力的事跡
名人努力的事跡篇1
牛頓從事科學研究時非常專心,時常忘卻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給牛頓做飯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雞蛋放在桌子上說:先生!我出去買東西,請您自己煮個雞蛋吃吧,水已經在燒了!
正在聚精會神地計算的牛頓,頭也不抬地嗯了一聲。老保姆回來以后問牛頓煮了雞蛋沒有,牛頓頭也沒抬地說:煮了!老太太掀開鍋蓋一看,驚呆了:鍋里居然煮了一塊懷表,雞蛋卻還在原地放著。原來牛頓忙于計算,胡亂把懷表扔到了鍋里。
吹肥皂泡的瘋老頭
牛頓搬進一幢新樓以后,開始研究光線在薄面上是怎樣反射的。他每天都在讀書、思考。早上起床穿衣服,突然想到了研究中的問題,他就像被定身法定住了一樣,呆住了,然后開始實驗或工作,所以他時常穿錯了襪子或者在夏天穿上秋天的衣服。
太陽光是最好的光源,肥皂泡是最理想的薄面,太陽光照到上面,它為什么會變得五顏六色呢?
牛頓的腦子里翻江倒海了。他提著一桶肥皂水走到院子里,吹起了肥皂泡。你看,他那兩只眼睛直盯著飄來飄去的肥皂泡,一個泡破了,接著又吹一個,從太陽一出來他就吹,一吹就是幾個小時。
鄰居家的小孩子從樓窗上伸出頭來,沖他叫:瘋老頭!你一只腳沒穿襪子!
鄰居家的老太太搖著頭:老小,老小,老了倒成了孩子!
后來人們知道了這瘋老頭就是英國皇家學會的研究員,他吹肥皂泡是在研究學問,不禁對他肅然起敬了。
名人努力的事跡篇2
叮叮叮。上課了,肖老師走進教室,她對我們宣布:“由于今天下雨,體育課改為名人故事會。每人上臺講一個名人故事,愿意講的一個要求,不論背還是都都要講得熟練,不能結結巴巴,講完后我們將評選出一二三名并發獎。”
賀楊。王菁華。許卓然等11名同學分別上臺來講,有人講的是阿凡提的故事,有人講的是李白小時候的故事,還有的講得是數星星的孩子的故事。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郭東旭講得發明家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小時候他看見母雞在下蛋,就蹲下去仔細觀察,可是好半天蛋都沒有下出來,他就回去問爸爸為什么?爸爸答不上來,他就去問老師,老師也不知道。老師還覺得他問了這么多奇怪的問題,就叫他笨蛋。他長大后,特別喜歡做實驗。有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實驗失敗了著了火,把火撲滅后被列車員趕下了火車,由于實驗失敗他的耳朵也被炸聾了,但他不甘心失敗繼續做自己的實驗,最后發明了電燈等很多有用的東西,成為世界著名的發明家。
叮叮。一節課的時間很快的到了,我準備的王羲之苦練書法的故事都還沒有講呢。
每位名人都有自己的很多故事,都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名人努力的事跡篇3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被所有人公認的一個小笨蛋,笨到同學們見到他就議論紛紛,笨到老師也覺得他無可救藥了。可是呢,愛因斯坦去具有了常人所沒有的意志力,那,就是“勤奮”!
在手工課上,別的小朋友都交了一個個精美的手工作品,可他卻交了一個工藝粗糙的的小木凳子,大家都笑話他。老師也諷刺他:“我看沒有比這個更糟糕的東西了!”可是愛因斯坦卻拿出了兩個比這個更加糟糕的小凳子,這時,老師和同學們驚呆了,也由此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這是愛因斯坦的成長過程中一次小小的勤奮,他的收獲是得到了同學和老師對他新的看法;長大了以后,愛因斯坦更加勤奮了,他的成就也就更大了——他得到了諾貝爾獎、以及許多數都數不清的獎項。
名人努力的事跡篇4
東漢時,有個讀書人名叫高鳳。他的父母都是種田的,因為家里十分貧窮,他小時候沒錢進私塾讀書,只能到鄰近的富家去借書讀。富裕的鄰居起先不肯借給他,后來看到他確實十分喜愛讀書,才答應借書給他。
高鳳借到書后,讀書非常用功,沒有多少時間,學業很有長進。到了青年時代,高鳳學識很淵博,在他家鄉南陽一帶也小有名氣了。
高鳳讀書的時候十分專心刻苦,他不但白天讀,晚上讀,而且經常因為讀書讀得入迷,而忘記自己所應該做的事。
童年時,他一面看書,一面放牛,結果連牛逃走了也不知道;少年時,他帶著書本下地鋤草,他一面背書,一面鋤草,結果草沒有鋤掉,莊稼倒鋤掉不少;他結婚后,有一次,他的妻子下田之前,把收割后打下來的麥子曬在庭院里,拿了根長竹竿給丈夫,對他說:
“麥子曬在院子的場地上,你坐在門口看著,別讓雞來糟蹋麥子。”
妻子走后,高鳳便專心致志地讀起書來。不一會兒,剛才被他趕走的幾只雞又來啄食麥子了,可高鳳沉浸在書中,根本忘記了趕雞的事。
當時時值初夏,天氣多變。他妻子下地的時候還是大晴天,不過一個時辰,天空中突然一陣烏云飄過,剎那間天昏地暗,一場暴雨傾盆而下。曬在場地上的麥子隨著雨水流進了場邊的溝渠。可是,高鳳卻完全忘記了看管麥子的事,他一手拿著竹竿,一手拿著經書,口中念念有詞地讀著,麥子被雨水沖走了,他一點也不知道。
沒過多久,風停雨歇,太陽又露出了臉,時間也到了中午。高鳳的妻子從田里回來,看到場院里一片狼藉,而丈夫卻仍端坐在矮凳上誦讀,大聲責問說:
“讓你看麥子,剛才下大雨,為什么不收進去?你看,現在這么多麥子被雨水沖得只剩一點點了!”
“剛才下過大雨嗎?我怎么一點也不知道?”高鳳如夢初醒地說。
“你呀!真是個書呆子!”妻子說。
不久,這件暴雨流麥的奇聞很快傳了開去,成為人們茶余酒后的笑談。但高鳳不以為意,仍我行我素,又過了十多年,他終于成了東漢時期著名的大儒。
后來,“高鳳流麥”這一典故,用來稱羨讀書專心致志;或者用來嘲謔書呆子。
名人努力的事跡篇5
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列寧十分愛護書。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小時候是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挖到了一個屎克螂的窩,里面有很多圓圓的糞球。有個同學問:“屎克螂為什么要把糞球滾到窩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來,他把列寧給問住了,他答應第三天把答案告訴大家。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請教,又找來好多書籍查找。
第二天,他帶來了答案:原來是屎克螂把狼卵產在屎球上,幼蟲孵出來后,即把屎球當食物。同學們都滿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