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走進自然科學的作文
關于走進自然科學的作文(篇1)
影子游戲可有趣啦!
上午,艷陽高照。同學們像快樂的小鳥飛到操場。哈哈!我們的影子清晰地映在地面上。瞧!同學們有的擺出奧特曼造型,有的扮成小青蛙,還有的做出了孫悟空動作。一個同學擺著他創想的動作,另一個同學拿起粉筆沿著影子外廓畫下來。畫完了,我們便開始美美欣賞這些“杰作”。
下午放學了,我又來到操場。這時,我的影子還在地上,我模仿著影子擺了一個造型,可怎么也不能和地上的影子重合。地上的影子很短,可我現在的影子卻很長,我一時摸不著頭腦,滿懷疑惑地回家了。
一進家門,我就大喊:“媽媽!今天我在學校里發生了一件怪事!”“什么事啊?”媽媽問。我把事情的來弄去脈給媽媽講了一遍。媽媽見我一臉疑惑,便問:“你知道影子是怎么來的嗎?”我搖搖頭。
媽媽拉著我來到儲藏室,這里沒有窗戶,也沒開燈,媽媽關上門,問我:“現在看得見影子嗎?”我沖口而出:“當然看不見啦!”媽媽又把我帶到客廳靠窗邊的地方,媽媽又把我帶到客廳靠窗邊的地方,問我:“看看后邊,有影子嗎?”“有,有了!”我興奮地回答。“那你想一想,為什么剛才在儲藏室沒看到影子,這時又看到影子了?”“哦,我明白了,是光!”我恍然大悟。
媽媽笑著點點頭。可是,為什么我在操場上的前后兩次影子不一樣呢?媽媽說:“別急,我們再來做幾個實驗吧!”說著就關上了窗簾。她說:“影子很調皮,它有時變長,有時變短,有時變大,有時變小……”說著,媽媽又打開了客廳的吊燈,我站在吊燈的正下方,開始尋找我的影子,轉了一圈,發現我的影子正被我踩在腳下呢!
媽媽說:“這時影子最短,是因為光照在你身上的角度最小。”媽媽又讓我繼續朝前走,觀察影子的變化。我驚奇的發現我走得越遠,影子就越長,而且還變得越淡。我問:“媽媽,這又是怎么回事?”“因為你離光源遠了,角度變了,所受到的光照也弱了。”哦,原來都是光線搞的鬼啊!
媽媽還告訴我:醫院手術室的無影燈、絢爛多姿的舞臺效果等都是光和影子的應用。
啊,影子里藏有這么多奧密,可真神奇啊!
關于走進自然科學的作文(篇2)
星期日上午,天氣忽晴忽陰,余暉中有綿綿細雨輕輕飄落,這種天氣狀況十分宜人。今天我提議全家人一起到科學教育館拓展一家人的學習版圖。
博物館內設置了不少供游客取景的立體影像,其中一個影像為實驗室的模擬影像圖,我和弟弟二人在博士的立體人物旁各自站一邊,媽媽拿起照相機,“喀嚓”一聲捕捉這珍貴的畫面。我仰望上面的樓層,一圈圈的螺旋狀讓我暈頭轉向,這些樓層中所蘊藏的科學展覽及自然領域知識等著我去發掘。
從三樓至六樓,分別為“人體的奧妙”、“生物多樣性”、“物理及化學世界”、“地球科學”……等各異的主題,而每個主題又畫分成不同但有關聯性的展覽館,令人眼花撩亂,由于時間上的限制,似乎無法很徹底的享受每個展區的精華所在。人體的奧妙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自然概念,敘述人類的演化過程——更進一步了解人類的祖先,另一種為現代人身體內部的器官構造及構成人類的原子——認識我們的身體并更加提醒自己如何保持身體的平衡及健康。生物多樣性中介紹了生態環境和資源,上千億的生物種類點綴著我們的世界,因此生活多姿多采——同時教導人們要多善待他們。物理及化學世界展示了各式不同的機械裝置、電機及工具——深入生活中辨別它們的制造原理;化學的元素及物質的變化都是此區的內容。地球科學區統整了地球的地質特色、四季的變化及地球生物歷史,精致的環境布置讓我彷彿身臨其境在地球的奇觀異景,來一趟虛擬的地質之旅。這六層樓中所有的展館至今令我印象深刻、流連忘返。
牛頓說:我像是個在海邊拾貝殼的小孩,只是排徊在海邊的時間比較長,偶爾撿到幾枚比別人還要漂亮的貝殼而已。由此可知,只要我們肯腳踏實地的學習,相信在求學的途中,可進入各種不同的知識境界里,盡情的去享受,盡情的去探索,總是比別人過得更踏實、更有收獲,如此一來,求學道路猶如花藝廊,隨時隨地都 能綻放出豐美艷麗的花朵。
關于走進自然科學的作文(篇3)
在這個暑假我收看了很多中央十套的“走近科學”。
其中有一集的開場白非常奇怪,是一個女生走在路上看到“煙酒”兩個字,屏幕上就浮現出兩個阿拉伯的數字十。我看了也非常的迷惘,到底是什么意思,后來主持人解釋說:“這個數字代表的是‘煙酒’二字的筆畫數。有一個女孩叫做程婷婷,這個女孩一看到漢字就可以快速的反映出這個字的筆畫。”
這個叫做程婷婷的女孩擔任的是導游工作,他每次帶團都會讓團員隨便抽幾個字,讓她說出筆畫數,團員就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報紙考程婷婷,結果完全無誤!這讓她的團員都嚇了一跳,還有些人捂住嘴巴笑了笑。看到這里,我覺得很奇怪,為什么她能夠看到字就說出筆畫呢?我覺得有以下幾種可能:
一、她把字典背的滾瓜爛熟。
二、通過偏旁組合的方法快速說出筆畫。
三、特異功能。
其中一和二是不可能的,因為曾經有個人為程婷婷做了個測試,靠他的記憶力,一般般,跟正常人差不多。再考她圖形識別能力,結果是比常人快一些,離超常還有一點距離。所以第一二種假設是不成立的,難道莫非她真的有特異功能。專家又靠名叫眼動儀的設備來測試。所謂眼動儀就是可以通過機器來觀察眼睛的動作,結果也不是很好,程婷婷觀察她已熟悉的漢字的時候眼睛是看這個字的輪廓的,看生僻字的時候是看偏旁的,所以也說明不了什么。
最后科學人員作出了一種假設,程婷婷不停的在開發腦中語文的部分,所以她能看字說筆畫,要是以后這種技術又在別的方面上的話,對國家的發展也會有極大的好處。
關于走進自然科學的作文(篇4)
科學博大精深,需要我們不斷去嘗試、探索,哪怕其中有些令我們畏懼的東西,我們也不應退縮。只要迎難而上,我們就會發現更多科學的奧秘,走進科學的神奇世界。
班里一位同學的父母在動物研究所工作,請我和幾名同學去體驗牛蛙骨骼標本的制作,了解牛蛙的骨骼結構和特點。當時我沒有細想便同意了,直到一只只全身癱軟、眼珠仿佛要突出來的死牛蛙擺在我面前的實驗臺上,我才驚覺:我們要解剖眼前這個令我們望而生畏,不愿觸碰,甚至不想多看一眼的尸體。
我們互相看看,誰也沒有動手的打算。那位父母在這里工作的同學率先戴上了手套,邊戴邊無所謂地沖我們說:“還愣著干嘛?趕緊把手套戴上,準備解剖啊!我爸媽每天都這樣工作,科學研究就是要親自嘗試和探索啊!”我突然意識到,如果我們就這樣誰也不敢下手,那能學到什么呢?我們難道不是來學習科學研究的嗎?我和幾位同學開始猶豫著戴手套,但不知是手套難戴還是畏懼心理作祟,五分鐘過去了,我們都只在擺弄手套。那位早已開始解剖的同學看不下去了,沖我們喊道:“喂!快點兒啊!有什么可怕的?要是科學工作者都像你們這樣,連只牛蛙都不敢碰,那我們還何談科技發展和進步?”
是啊,要是科研人員都像我們這樣……
我終于鼓起勇氣,連著做了三個深呼吸,表情緊張地用發抖的手開始了解剖。咦?居然沒有血?我忍不住問那個同學。她告訴我,原來為了方便解剖,尸體都是煮熟的。漸漸地,我放松了下來,開始學著一點點把牛蛙分解開,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問問那位同學,學到了許多關于牛蛙的知識。特別是通過“零距離”接觸,我親眼目睹和感受了牛蛙作為兩棲動物進化而成的堅硬骨骼、發達而強有力的后肢。
科學需要我們勇于嘗試,需要親自動手,這樣才能真正有自己的體會,學到更多更深的科學知識,甚至有自己的新發現,深入科學的世界。只有親近,才有感悟,才能學到知識、把握精髓、明白道理。
關于走進自然科學的作文(篇5)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是當一位科學家,發明出許多對大家有幫助的東西,也有過很多美妙的設想,例如:自動炒菜機、安全衛生檢測機、噴氣畫畫飛機……
有一天,我放學回到家,我感覺到肚子有點餓了,這時,自動炒菜機端上了幾盤菜和一碗飯放在了我的桌子上,它那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人一下子聯想到了唐老鴨。吃飽后,我打算去超市逛逛,剛進門,一個機器人就迎了上來,它親切地問我:“小朋友,你要買什么?我是智能機器人,不管你要買什么,我都知道在哪里。”我興奮極了,說:“我要買一些菜。”話音剛落,只見機器人拐了幾個彎之后,帶我來到了一個小型菜場,這里的蔬菜應有盡有,有白菜,菠菜,卷心菜等等。我稍微買了一些菜之后打算去水果店逛逛,可水果店卻和我玩起了躲貓貓,不管我怎么找,連個水果店的影子都沒看到,這時機器人立即啟用超速導航。我根據機器人所說的路線走了,果然發現了水果店。哎!要不是這種機器人不賣,不然我真想買一個回去當我的“保姆”。
不知不覺,我進入了一家超市,正逛著,我看到了一袋沒有生產日期的零食,
我拿出隨身攜帶的安全衛生檢測機一測,發現它的保質期早已過了,要是吃了它們,我的肚子肯定會“大鬧天宮”的。
噴氣畫畫飛機就更絕了!這種飛機的尾部可以噴出一種特殊的氣體,這種氣體不但不會破壞臭氧層,而且會將有毒或有污染的氣體轉化為新鮮空氣,這種既環保又安全的交通工具使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我坐上飛機先按下了起飛鍵,等飛機飛上天空之后,我又按下了噴氣鍵,我先把手動模式改成了自動駕駛,然后把氣體顏色調成彩色,只見飛機在天空中畫出了一條美麗的彩虹,最后我把氣體模式轉換到了固體模式,見地面上的小朋友們高興得手舞足蹈,紛紛爬上了這座彩虹橋,在上面玩起了游戲。這種飛機不但可以畫畫,還可以利用固體模式自己做出彩色家具呢!
不過,夢想可不是光憑想象就能實現的,除了要有想象力之外還必須付出實際行動,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世界上沒有不可能,只要我付出努力,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夢想的種子,我相信一定會結出甜美的果實。
關于走進自然科學的作文(篇6)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標志。
偉人說過:“一個民族如果不具備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就難以在世界競爭中立足。”歷史的教訓也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從清朝的慘敗開始,中國寫下了百年屈辱史。當你回首這段慘痛的歷史的時候,你是否感受到蔑視科學的悲哀?你走進科學了嗎。
同學們,當你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遨游的時候,當你坐上快速列車,接聽著越洋電話的時候,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學的力量?20世紀,人類創造了無數的科學奇跡。精密的機器人,不用燃料的汽車,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納米技術、超導材料的廣泛應用,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科學創舉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可你們知道嗎?無數的科學發明都來自生活中的點滴發現。
伽利略為了證明自由落體定律,把一個木球和同樣大小的一個鐵球從比薩斜塔上扔下,結果是同時著地的,于是反駁了亞里士多德認為重者先落的理論;牛頓在一個炎熱的午間躺在一棵蘋果樹下思考行星運動的規律,一個熟透了的蘋果掉下來打中了他,使他茅塞頓開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瓦特在外祖母家度假,有一天他偶然發現燒水壺的壺蓋被正在沸騰的開水所掀動,于是發明了蒸汽機;袁隆平執著于雜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終走向成功,誰能想到,一個關系著14億中國人吃飯問題的偉大的探索與成功,僅僅來自于他的一個意念……
華羅庚爺爺也說過:“科學的靈感,絕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現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會給懶漢。”是呀,正是由于像袁隆平、茅以升、王選等善于發現鍥而不舍勇攀科學高峰的前輩們,才推動了祖國科技進步的歷程。
同學們,你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發現?讓我們都來做個有心人,說不定生活中小小的發現會帶給你無盡的快樂!讓我們記住馬克思的話:“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21世紀是一個科學技術更加突飛猛進的時代,我們青少年要把握這美好的時光,學科學,用科學,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學習吧!
關于走進自然科學的作文(篇7)
昨天,陽光明媚,室外氣溫二十幾度,我穿了一件T恤和外套出門。到中午,我開始感覺到燥熱了,脫了外套。到下午只覺得T恤都有點穿不住了,只想買冰淇淋吃!結果晚上一覺起來,天氣大變,窗外又刮風又下雨,媽媽又把厚毛衣拿出來給我穿上,媽媽說:“四月天,孩子臉。”哎呀,這鬼天氣,一會兒熱一會兒冷!不僅使人難受,還讓人很容易感冒!我只好熱了脫衣服、冷了穿衣服,真麻煩!如果身上的衣服能夠自動調溫,就像空調一樣,讓我們的身體總是保持清爽、舒適,那該多好!
我想,隨著科學的發展,一定會有一件神奇的衣服,它和我們平常穿的T恤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它卻具有神奇的本領——能夠自動幫主人調節體溫。我想它該叫“四季服”吧! 如果我們身穿這件“四季服”去室外鍛煉運動,應該很快就感覺身體出汗了,正準備像往常一樣脫掉襯衫。別急,“四季服”已經開始工作了,它自動吸收“主人”多余的熱量,讓我們很快就感覺到涼爽。
當嚴寒的冬天來臨時,我們也不用穿著臃腫的厚棉襖了,只用薄薄的穿一件“四季服”,因為體貼的“四季服”把平時吸收的熱量,不多不少地釋放出來,讓身體不再感覺冷。我們在冬天里也身手敏捷,腳步輕快,這是不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這么聰明的衣服,會用什么制造?其實,只是一種高科技的“納米分子”,也是一種特殊的合成混紡纖維,它不僅能調節體溫,還能吸收身體排出來的濕氣;不是普通地排熱,而是能儲藏一定的熱能。更神奇的是——速干,因為納米分子特別特別小,根本就無法吸收和承載分子比它大許多的水分子,所以,洗凈后在空氣中抖幾抖就能干燥如初。
我想“四季服”一定會得到所有人的歡迎,誰不喜歡保持身體干凈、清爽,誰不喜歡穿上一件衣服就不必擔心天氣突變呢?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這樣服裝一定會很快來到我們身邊。到時候,我一定會為它設計一句廣告語:“四月天,孩子臉。隨你怎么變,我有四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