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滿分作文游記
雙手撫過地圖,一紙斑駁的背后,暗藏著怎樣的激流暗涌,又積淀里怎樣的鐵血豪情?看著中國似一位巨人而立,不禁感嘆,那是怎樣的力量,竟足以撐起一個國家的脊梁。
曾記否,那個孤單而瘦削的背影,在天地蒼茫間孑立。揮羊鞭,他的歌謠無人聆聽,但他堅信那歌聲定是隨風飄入長安,撫過岸邊依依楊柳。撫駝鈴,他的容顏漸漸依稀,但他堅信武帝沒有忘記他的拳拳之心。執旌節,他的身影日益傴僂,但他堅信,他的脊梁依舊為大漢挺直,從不曾彎曲。面對金銀的誘惑,他嗤之以鼻,面對死亡的威脅,他高昂頭顱。縱年華老去,他不改赤子之心。歲月催白了他的雙鬢,面向長安,渾濁的老淚流過臉上深深的溝渠,又是怎樣的柔情溶化了這鐵血男兒?淚水同樣四溢在我的臉龐,只為這至死不渝的信仰。
再回首,看那面迎風招展三十年的旗幟第一次緩緩落下,那傳遞了怎樣的懷念與悲痛。聯合國總部的旗幟降了半旗,那是因為周總理的溘然長逝。“一個大國的總理,沒有一分存款,沒有一個子女,哪個國家的總統元首可以如此,聯合國的旗幟也為他而降。”秘書長如是說。看見了嗎,十里長街,新中國的天第一次如此陰沉,挽留聲,哭泣聲,匯成一曲哀歌,行人的腳步被放慢再放慢。.。.。淚水朦朧了我的雙眼,我仿佛加入了那人群中,我的喉嚨嘶啞了,淚水四溢。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個熟悉的微笑,那個代表新中國不卑不亢直直挺立的身影,他為國奉獻一生,那是一種怎樣的力量,讓我淚流滿面,讓新中國自立于世界。
看今朝,索馬里海面上,中國的商船有海軍保駕護航。海上的生活是單調乏味的,有時飛來的一只海鳥便可使海軍們一陣驚喜。除夕之夜,家家團圓,而海軍們卻依舊巡邏在索馬里。他們站在烈烈風中,任憑海的腥味撲面而來,他們的心中已有無盡的念想,但他們的表情卻無比堅毅。“除夕夜我們也有節目,不比春晚的差。”海軍憨厚地笑道。“想家嗎?”士兵們的嘴角抽動了一下,鼻子紅了,“想”,既而又是憨厚的笑。此時的我,淚水奪眶而出,那些鐵血男兒似乎只想向世人展現他們的錚錚鐵骨,然而他們的心靈亦有著無比柔軟的角落。有一種力量將他們的身影拉長再拉長,為國人擎起一片天空。我多想擦干淚水,為他們高歌一曲:爾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
雙手撫過地圖,淚水悄然滑落,那一種力量,是矢志不渝的堅貞,是憂國憂民奉獻犧牲的無私,是身扛重任委身報國的硬骨,那一種力量撐起了中國的脊梁,讓我淚流滿面,擊節高歌。
中考滿分作文游記篇2
兒時的我,受父親的影響,被象棋那方寸間的廝殺引得心神不定,可父親棋藝很高,卻從不肯讓我,于是我一次次的失敗后,便帶著哭紅的眼睛向母親訴苦,母親便說:“讓讓她吧!孩子還小。”父親則說:“孩子,任何事只有拼搏才有意義,在成功之前,你必須先接受失敗。”雖然我當時無法明白他那語重心長的話,但我知道那很重要。哦!
成長,教會我接受失敗!
上學后的我,雖懂事了,但母親總看著我說:“你喲,什么時候才能長大?”直到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母親才對我展顏而笑———因為在我9歲那一年,差不多大的孩子流行學習騎自行車,我也要學,母親堅決反對,說我年齡還小,怕傷著我。在我的執拗下,母親答應了,終于在我自學騎車的“搖籃曲”中,一位銀發的老奶奶被我撞倒了,當我滿懷愧疚地送老奶奶回家后,才知道她是個孤獨的老人,我便說:“以后我會常來看您的。”我的確這樣做了,直到如今,母親才欣慰地看著我。———哦,成長,教我懂得責任。
其實,成長便是如此,充滿七彩的陽光,有著成功的快樂、平淡的踏實、奮斗的激情和無邊的浪漫。
成長不像作家形容的那樣絢麗多彩,成長的路并不平坦,成長就是酸、甜、苦、辣的交集,我們正是在這四者交集的交替中尋找新的“甜”,同時也許將注入新的“苦”,但我們堅信“人間沒有永恒的夜晚,世間沒有永恒的冬天”!
去年暑假我有幸去了青島,在松軟的沙灘上,我卷起褲管光著腳,走了很久很久,回首一看,驀然發現身后的腳印,橫的、豎的、斜的、正的,深深淺淺……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留下了自己的腳印。,不管它是清晰的,還是模糊的,還是歪歪扭扭的,這都是我們成長的記錄。而每個人的所留下的腳印都是與眾不同的。有的很深,有的很淺,有的歪歪扭扭,有的整整齊齊。在這十二年里,我走的有艱辛,有酸楚,有淚水,有歡笑。
我的英語在班上排第一,但是我不在雙語班讀書,與雙語班的同學比起來,我的英語差多了。平時周末,我犧牲了自己玩耍的時間來學習英語。可是,每次培訓考試我都考不到70多分。這使我走的很艱辛。
酸楚
我的奧數一直都不好,成績一直也不理想。在培訓班中,我考試的分數幾乎一次比一次差。雖然我平時周末都有上奧數課,但是腦子不靈活,每次考試時間都不夠用,常常有許多題目是空的。這使我非常酸楚。
淚水
在家中,我時常作錯事,經常讓爸爸媽媽生氣。爸爸媽媽因此而經常責罵我。每次被責罵,我那不爭氣的淚水便流了下來。淚水,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常常陪伴我。
中考滿分作文游記篇3
書包是我們的另一個好朋友,它默默的姿態總是能安撫我們開心或郁悶的心情,無論我們有多少的煩惱,只要它在一邊靜靜的陪伴著我們,我們的心情總會像一曲跌宕起伏的歌曲一樣,最終總會落下圓滿的帷幕,只留下我們淡然的心態。
還記得以前我總是抱怨書重,壓的喘不過氣來,為此我總是在心里埋怨著老師的狠心,老是給我們布置這么多的作業,每逢到了酷熱難忍的夏天的時候,我們對書包的厭惡感更加濃厚,那種會把衣服汗濕的感覺讓我們經歷了一次就不想經歷第二次。
但是寒來暑往,細數我們和書包一起經歷過的歲月,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已經不知不覺的依賴上了它,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背上沒有了書包那個物件,我們都感覺心里丟了什么東西。
“我的背包,背在現在還沒爛……”陳奕迅的《你的背包》的歌詞我們耳熟能詳,我們和書包之間的感情也就好像歌詞里講述的那樣,藏著記憶不想丟開。
說起書包的功能來,除了能夠幫自己裝書本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功能,在下雨天的時候,感受會尤其深刻,如果健忘的你又不小心忘記帶雨傘了,這個時候的你看著外面下著的傾盆大雨,正著急的你忽然看見了平時你感覺很麻煩的書包,這不正是可以雪中送炭的“雨傘”嗎?于是我拿著裝著厚厚書本撐在了自己的頭頂上。
我盡量讓自己走得快一點兒,這樣就少讓一些書本接受雨水的觸碰。雨水落下的聲音越大,我就越著急。大約十五分鐘后,我終于到家了。快速放下書包,看到書包上的水,拿書的動作又快了很多。最后,經過我的再三確認,書沒有濕,這才將原來緊張的心情慢慢地放松。
但看著在不停滴水的書包,好像書包也挺好的,在開學時幫我帶回一堆新書;在夏日的清晨陪我一起讀課文;在聒噪的午后充當我的枕頭;還有在雨天陪我一起保護書本……
現在,雖然已經不用以前的那個書包了,但每次回家看到角落里的舊書包,好像能聽到他在說“老朋友,今天在學校過得怎么樣?”
這就是書包與我的故事,也是那段忙碌時光最珍貴的記憶。我認為,在那個不大的書包里,我摸到了很多重要的東西,而那些重要的東西中,凝聚著我那位老朋友最真摯的關愛。我會小心地拉好拉鏈,留住最美好的東西。
中考滿分作文游記篇4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
,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恒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中考滿分作文游記篇5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認識自我,理解自我的一個過程。正確地認識自己能夠使自己得到提高,能夠有方向性的訓練自己,完善自己。錯誤地看待自己則使自己沉溺在幻想的虛擬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會失去生命。
正確地認識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三毛曾經說過:“真正的快樂,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觀的來說,它是細水長流,碧海無波,在蕓蕓眾生里,做一個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剎間的喜悅,那么我們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尋求內心真正的安寧,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使自己快樂,才能變得成熟。像三毛一樣。假如她沒有認識到生活的樂趣,沒有正確認識自己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怎么會有如今三毛的流浪文學,怎么會有華文世界的傳奇女子,又怎么會有我們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瀟灑的——永遠的三毛。
正確的認識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
如果可以認識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著去粉飾了;如果可以認識自己不那么偉大,就不用急著去證明了;如果可以去放棄自己的種種成見,就不用吵著去反駁了;如果可以不在乎別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著去申訴了;如果可以慢半拍,靜半刻,低半頭,就可以一直微笑了。正確地認識自己,能夠將自己的優點發出萬丈光芒,將自己的缺點掩蓋。正確的認識自己能夠使自己更加完美,將不用去模仿他人而遭到別人的嘲笑了。難道東施效顰不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嗎?春秋時代,西施因生病而蹙緊眉頭,卻更顯得美麗動人、楚楚可憐了。然東施見此,連忙去效仿不想被貽笑大方。西施的美盡顯在她的舉止投足之間、談吐之間,天生的美與氣質并存,而東施卻以丑聞名大江南北。若東施正確地認識自己,不去模仿西施搔首弄姿,而是發揚自己的長處,那也不會落下今日如此恥笑。
正確地認識自己,使自己更加成功。
毛遂是戰國時期有遠見卓識且口才出眾的外交家。他本是平原君家中的食客,當平原君要挑選20名食客去說服楚國出兵解救趙國時,他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抓住機會,大膽,自信的說:“我可以去。”果不其然,毛遂以出色的辭令說服了猶豫的楚王,就這樣趙都解圍,這就是歷有名的毛遂自薦的故事。毛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為他正確地認識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關鍵時刻自薦,贏得機會,最終獲得成功。因此,正確的認識自己才能贏得機會,使自己成功。正確的認識自己,能夠使自己得到心靈的安慰,贏得成功。
中考滿分作文游記篇6
人生百年,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命運總是在我們的道路上設下障礙,讓我們去經歷種種苦難。再回首,我們會發現走過的路是神圣的,苦難竟是人生中的一筆財富,閃耀著金色的光芒。
苦難是財富,它激勵著人前進。孟子曾說,“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錯的,人要有所成,必先經歷苦難。司馬遷遭受宮刑卻著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苦難,定是立下汗馬功勞。或許,若不是此等苦難,司馬遷只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史官罷了。人都是有惰性的,而安逸的生活則如纏綿的流水,會漸漸磨淡人的大志,而苦難則是刺骨的冰水,使人保持頭腦清醒,心靈明知方能成就大業。正因如此,才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才有孫康的映雪苦讀。苦難的金色,照在理想的路上,使歧路暗淡無光,使人毫不猶豫地向前走。
苦難是財富,它磨礪人的品質。古語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當人經受過磨難,就會如脫胎換骨一般。霍金經受著輪椅上的苦難,使他意志堅強,智慧超群,從而為人類開辟了一片新的星空;貝多芬經受著耳聾的苦難,他學會了“扼住命運的咽喉”,堅強的面對生活。苦難的金色,曾照著人的身軀;洗盡懶惰、狹隘、不思進取等鉛華之色,給人留下如玉般的品質,留下人生該有的本色。
總是有人誤讀了苦難的色彩,有人說苦難是黑色的,于是他們屈服了,他們被命運的浪花打向礁巖;有人說苦難是灰色的,于是他們逃避著,不曾得見人生的真面目;然而我說苦難是金色的,它是煉金的烈火,使淘沙的巨浪,是結成珍珠必備的那一粒沙粒,是人生的一筆大財富。正是如平原不出駿馬,陡崖間方見騏驥;小林中多見寒鴉,山頂端可尋鸞鳳。苦難是閃著金光的財富,它使人生絢麗,使人生達到目標,而無所悔恨。
所以,我們要善待苦難這筆財富,讓人生同它一樣,閃耀著金色的光芒。所以我們要昂首帶著笑迎接苦難,有了這筆財富,人生的目標就不會太遠。
中考滿分作文游記篇7
秋天到了,秋姑娘邁著輕快的步子走來了。
秋姑娘先到了田野,空中大雁南飛一會兒排“一”字形,一會兒排成“人”字形。金黃金黃的稻谷,一眼望去好似金色的海洋。一陣微風拂過,稻谷輕輕擺動,就像是海面上泛起了層層波浪;細看一株株稻谷沉甸甸的、彎著腰,像是在給農民伯伯鞠躬呢!再看看身材苗條的高粱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見了秋姑娘羞紅了臉。瞧,棉花們穿著雪白的公主裙三五一聚,正在說著悄悄話,討論各自的小秘密。玉米金燦燦的,好像身穿黃色鎧甲,威武極了!
秋姑娘又來了公園里,楓樹火紅火紅地,像一片絢麗的晚霞。楓樹葉們看見秋姑娘來了,都開心地笑紅了臉。一陣風吹來,有的歡快地在空中舞蹈;有的快樂去跟隨風哥哥去旅游;有的熱情地鉆入了大地媽媽的懷抱。半圓形的銀杏葉金黃金黃的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帶來了秋天的涼爽。桂花一簇一簇的、密密麻麻的,像滿天的繁星在對我眨著眼睛。快看,他們有的開心地露出了笑臉;有的害羞地躲在葉子后,只露出了小臉;還有的緊緊地挨在一起講著秋姑娘的故事呢!空氣里彌漫著桂花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菊花竟相開放,五顏六色的,圍成了一個蛋糕的形狀,引來了蜜蜂,蜜蜂發出“嗡嗡”的聲音,好像在說:“真甜呀!”
秋姑娘進了果園,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好像一個個小燈籠在枝頭蕩秋千。葡萄一串串地掛在藤條上,晶瑩剔透像一串串水晶。石榴小姐身穿紅色禮服,頭戴紅色王冠,正準備去參加舞會呢!香蕉黃黃的,排列得整整齊齊,像是在排隊玩滑滑梯呢!
看,秋天多美,我愛秋天!
中考滿分作文游記篇8
記得那是一個傍晚,父母都出去了,萬般無聊之下我聽起了音樂。
如流水般的音樂緩緩流過我的大腦。在傍晚的寧靜里,在泛紅的夕陽照耀之下,我覺得心中一片空明,各種各樣的煩惱就像被這圣潔的音樂及景象洗涕過了一般,變成了一種種正面的情緒――就像我現在的靈魂。
聽著聽著,只覺得心里有個什么悶悶的東西發泄不出來,心情莫名的激動起來了,思緒就像一葉被狂風卷動的扁舟不聽控制的回泊到一個個曾經令我感動的港灣,一幅幅的畫面從我面前閃過,這些畫面,是交織了我到目前為止的人生最美好的畫面,這些畫面,是我不想與他人分享,只肯埋藏在自己心靈的最深處的畫面,我的心緒被這些我只肯在靜寂的深夜里才回味的畫面感動著。我在房間里無意識的走來走去,舉著雙手想去擁抱那無形的音樂,那泛紅的夕陽,那無名的感動,那些我平時無感觸現在卻潮濕我眼眸的東西。我面對著夕陽,在我那略為模糊的視線里,那半紅的殘陽無疑是一個奇跡,或,是另一個世界。眼淚終于滑落,整個世界也仿佛因為我那份空靈而空靈。為音樂而感動?不,是為感動而感動。
像丟下了千斤重擔一般,我坐到了沙發上,關上了門窗的房間顯得格外靜謐。天漸漸黑下,音樂在夜色的襯托下,無疑是一首圣詩。仿佛用光了所有的力氣一樣,我不想動,哪怕是一根小指頭,因為我害怕這種美好的氣氛,就會被打斷。
漸漸的,天完全拉上了一層黑色的天鵝絨,房間里,全黑了。
后來,不知有多少次我打開音樂,想回到那天的黃昏中去,可是我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