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話題
他跑到柜子邊上,打開抽屜,開始找書,這個時候,我出于好玩,就打了一下他的屁股,沒想到他居然生氣起來,先是罵我,然后又用手指著我,叫我滾,我當初被他氣糊涂了,大叫一聲:走就走,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又指著我說:好,這是你說的,歸我滾,于是,我推了他一下,生氣的走了,他說好,于是就送我去車站。
再去車站的路上,我很想跟他說一聲對不起,可是,我說不出口,我也知道他也想這么說,可是,他也說不出口。
上了車,他就頭也不回的往回走了,我想,他這也太不夠義氣了吧。在車上,我一直在想著一件事,我到底該不該給他道歉,以至于我到了站也沒下車。
到了家后,我大哭了一頓,我傷心因為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
過了幾天,又要去上學了,我起初在想他到底會不會原諒我呢,到了學校,我才知道原來我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他就當這件事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一樣。與,我們有重新成為了好朋友。
這一生,認識的人有很多很多,在家庭里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在學校里的教師同學,在社會上你會認識更多更多,在這些人中你一定有你最好的朋友,這句話,果然沒錯,我就在學校中,認識了我最好的朋友。
中考作文話題篇2
在一生中,我會遇見很多人,他們匆匆路過我的生命,成為我心中的一幅幅風景,黑白或彩色,他們只是我生命中的過客。可是你,媽媽,卻是我一生中的守望者。
還記得嗎?你在雨中佇立,那白色的衣衫與紅色的傘,是印在我心底難以磨滅的風景。
我去繪畫比賽那天,你病了。比賽場地不算近但也不太遠,我想自己走著去,于是好說歹說你才同意我獨自前去。可就快出門時,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傾盆大雨,這下你說什么也不干了。“那么大的雨,你又要拿顏料畫筆什么的,怎么行啊?”你用沙啞的嗓子這樣對我說。媽媽這是為什么?為什么你要帶病還冒雨送我呢?
走在路上,我想替你拿傘,畢竟你是病人,可你卻堅決要自己拿,“你拿傘的話和我不送你有什么兩樣?”我拗不過你,只好將傘交給你。雨很大,我卻一點也沒有淋濕。走在我們前面的兩個人也是同撐一把傘,他們怎么都有一半的身子濕了呢?我轉頭看你,原來你把傘向我這邊靠著,我輕輕將傘推往你那一邊,可過一會兒你又將手中的傘向我這邊傾斜。你看著我疑惑的眼神忙說:“這把傘太重拿不穩(wěn)。”這是一個多么拙劣的謊言啊,卻又那么的美麗動人。媽媽這是為什么?為什么你明明是故意的卻裝作無心呢?如果是真的又為什么明知拿不穩(wěn)還硬要幫我撐傘呢?
到了考場我看見有些家長也送了過來,他們都不停地在叮囑孩子要怎么怎么樣,而孩子們都不耐煩地揮揮手就進了考場。你卻什么都沒說,事實上從我們出發(fā)開始就沒有多說幾句話,幾乎一路沉默。你說過怕傳染給我。我走進考場后回頭看,卻發(fā)現你并沒有走開,你朝我做了個加油的手勢,然后對我笑了。媽媽這是為什么?為什么你不快點回家呢?為什么我看見你的笑心中頓時充滿力量?我想我明白了,都明白了……
后來我在主題為“愛”的繪畫比賽中畫了這樣一幅圖畫:在一片灰暗中,一個撐著紅傘的人在笑,她的身上有滴下的水珠,白色在灰暗背景中顯得格外亮,而紅色的傘又讓這幅在雨天的畫顯得帶著些暖意。我給它取名為《風景》。
是因為愛吧,你帶病冒雨送我去考場;是因為愛吧,你把傘向我傾斜;是因為愛吧,你既怕傳染給我又想為我加油鼓勁;是因為愛吧,我看見你的笑容才會感到一種溫暖的力量……
那是我心底的風景,火紅的傘就是你那熱切的心;滴水的白衣則是你愛的雨露,對嗎?
這是留在我心底的一幅,愛的風景……
中考作文話題篇3
對牛彈琴
戰(zhàn)國時代,有一個叫公明儀的音樂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彈得非常好,彈的曲子優(yōu)美動聽,很多人都喜歡聽他彈琴,人們很敬重他。
公明儀不但在室內彈琴,遇上好天氣,還喜歡帶琴到郊外彈奏。有一天,他來到郊外,春風徐徐地吹著,垂柳輕輕地動著,一頭黃牛正在草地上低頭吃草。公明儀一時興致來了,擺上琴,撥動琴弦,就給這頭牛彈起了最高雅的樂曲《清角之操》來。老黃牛在那里卻無動于衷,仍然一個勁地低頭吃草。
公明儀想,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該換個曲調,彈彈小曲。老黃牛仍然毫無反應,繼續(xù)悠閑地吃草。
公明儀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領,彈奏最拿手的曲子。這回呢,老黃牛偶爾甩甩尾巴,趕著牛虻,仍然低頭悶不吱聲地吃草。
最后,老黃牛慢悠悠地走了。換個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儀見老黃牛始終無動于衷,很是失望。人們對他說:"你不要生氣了!不是你彈的曲子不好聽,是你彈的曲子不對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儀也只好嘆口氣,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沒趣。
【出處】
漢·牟融《理惑論》:“昔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載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釋讀】
比喻說話不看對象,或對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
中考作文話題篇4
昏暗的臺燈下,我凝視著這一杯茶,沸水一次又一次的沖擊,讓我感到了茶的清香。那苦澀中略微含著的一點甘甜,也被我貪婪的嘴給霸占了,眼的朦朧,勾勒出朦朧的記憶,可記憶卻已不再朦朧。
記得,那是第一次與父母分開。
三年級,對每一個九歲的孩子來說,都應該是依賴父母的時候吧。我卻在那時被父母留在老家,與別人同住屋檐,獨自一人上學。
雖然,他們對我很好,把我像親人一樣對待。但是,都不能夠阻止我對爸爸媽媽的思念,可在思念的同時我也恨他們,我恨他們?yōu)槭裁窗盐乙粋€人留在家里。即使爸爸媽媽每個星期會打電話給我,但對我說的都是:要好好學習,不要貪玩或者是父母掙錢不容易,不要辜負他們的期望等的話。
因此,在那時我的目標就是一定要考好。
到了期末,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年級第一。當我拿著滿意的成績來到他們身邊時,我卻發(fā)現我與他們有了距離,在我有心事的時候,我想對他們說。可是,當話到嘴邊時我卻說不出口,就好像一堵厚厚的墻擋住了我的去處。
漸漸地,我與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堵在胸口的墻越來越厚,于此同時,我對他們的態(tài)度也越來越冷漠。
我還記得那是我對爸媽態(tài)度改變最重要的一天。
我走到家門口,突然聽見一陣陣微弱的聲音。隔著墻縫,我聽到了爸媽的對話。媽媽說:“林林現在越來越疏遠我們了。”爸爸以勸解的語氣對媽媽說:“不怪她,是我們當時顧著掙錢,沒有想到她,而且如果我們當時對她的關心多一些,現在也不至于這樣。”
聽著爸媽對話的同時我的眼淚也已經在眼眶中打轉了,我深深的被感動了。
我也知道這是我與爸媽關系進步的大好機會,我當然不會放棄,我沖了進去。對著爸媽說:“對不起,爸爸媽媽,我錯了,我不應該那樣對您們。”
就這樣,我改變了我們間的距離。
現在想想,我對我那時的舉動覺得挺驕傲的。
或許人生也是這樣的,一句話,一個選擇,一聲對不起,一次寬容就會令人生有一個新的起點和開始!
中考作文話題篇5
成長,就好比我人生中的一艘小船,行駛在波面上。有時風平浪靜,有時也會遇到洶涌澎湃的海浪。但我的成長之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也經歷著各種風波。對我而言,酸甜苦辣咸,樣樣都有。
此刻,因為我長大了,正在變成大人,所以在家長眼中,我已不再是小孩了,已變得有意識,有膽量,有知識了。有時,他們東一句“你已經長大了!”西一句“你不再是小孩了!”聽得我頭都疼了。此刻的我無論做什么事,自我都要先認好“羅盤針”,都必須要有原則在身,不能馬虎完成,也不能粗心對待,如果稍有差池,隨時都會招來暴風雪。
回想起自我小的時候,生活是多么簡便,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身邊根本就沒什么煩惱。可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前方的海浪也更大了,海面也更波折了,我成為一個小學生了,往日那個我已經蕩然無存了。我個子高了,上學時間長了,回家作業(yè)增了,學習科目多了,我的雙肩背起了更重的書包,心中的壓力也不斷加重。如果是小時候,我無論做錯什么事,沒有人會來責怪我,再加上還有父母為我當“向導”。可此刻的我,長大了,懂事了,要適應獨立了,凡是做事都要細心翼翼,三思而后行。這與小時候那悠閑自在的日子相比也漸漸地拉開了距離。
小時候,身為小孩子的我,雖然生活地會自在些,可是我卻處處受著長輩與他人的約束,走路時,有父母摻著;摔倒了,有父母扶著。可是我明白,在自我長大了后,我就變成大人了,與小時候不一樣了。就好比此刻的我一樣,正在漸漸地成長著,我對凡事都已經有了自我的主見。
陽光總在風雨后,不經歷風雨,怎能成功?我的成長之舟,行駛得雖然不穩(wěn),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澎湃,但也正是各種各樣的驚濤駭浪,才讓我學習到了不少,鍛煉到了不少。經過我這成長的旅途,我才真正了解到成長有必須的煩惱,可是有更多的歡樂。
中考作文話題篇6
雨淅瀝瀝的下著,天繼續(xù)陰著,心無奈地痛著,嘆一聲:友誼太脆弱!似雨滴,雖美,但冷!
——題記
在厚厚的云層中,美麗的雨滴搖搖欲墜,動作很輕很輕,仿佛一動就要掉下一般,但是終會掉下啊。
千萬雨滴飄灑在空中,像一個個憂郁的精靈,在空中跳著孤獨的芭蕾,在落地的那一刻,生命燃盡,孤獨卻無限的蔓延。
驀然地想起小時候和你的點點滴滴,很美,很傷。
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和你的感情變得特別好,你我天天粘在一起,無話不說,我們之間有很多故事,講也講不完,你我有好多承諾:永遠做的朋友,永遠都不分開,永遠不會忘記對方,就算來生,我們也要在一起!
雨輕聲落下,就像我的淚,毫無預兆。在淚水中,我又看到你那無邪的笑臉,拉著我的手對我講:“今天我們玩什么呢?”
那時的我們總是天真的認為,友誼永遠都是地久天長,我們永遠都會在對方的鼓勵中逐漸成長,我對你的那份記憶很深很深,我時常怕忘記你說的每一句話,我相信你說的每一句話,尤其那句“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但是不包括感情”,我一直深信,但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應該把“友誼”從這中間排除呢?
慢慢的,我們之間出現了隔閡,每個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秘密,再也不會無話不說,再也沒有粘在一起的習慣,這都是時間沖淡一切的原因嗎?雨絲毫沒有停的意思,我也不停的問自己:為什么,為什么我們會變成這樣?以前的承諾呢?約定呢?天真的你呢?
雨慢慢下大了,打在窗上,很響,確敲不開我心中的迷霧,我呆呆地望著窗外,靜靜的流著淚,默默地想著過去的點滴,禁不住嘆友誼的脆弱,經不起那風吹雨打,就像白云不可能永遠承受雨滴停駐,中間那一條無形的友誼線,終有一天會灰飛煙滅吧,果然,留下的只是片片破碎的回憶。
我依舊相信你說的每一句話:如果有來生,我們還要做的朋友,我希望來生,我們要好好的抓住彼此,無論如何,都要在彼此心里留一片空地,放著對方,大小沒有關系,只要容得下。
雨很悲傷,諾言很脆弱,天依舊陰沉,友誼依舊會改變,我們只能祝福彼此,只能期待,彼此心里的那一片空地永遠不要下雨!
中考作文話題篇7
美好品質
美好的品德與情操猶如閃亮的珍珠,能發(fā)出誘人的光芒。大體說來有三種方法能讓此類文章平添光彩:
一、用積極主題展示健康思想。一篇成功的中考作文,離不開健康積極的主題。有同學問,在文章里直接贊美或抒情,是不是就能收到這種效果呢?老師要告訴你的是,沒有那么簡單!因為,展示健康思想與美好情操,得有一個載體,得講究一些方法。具體來說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可以在曲折經歷中揭示主題。正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情節(jié)波瀾曲折,主題會更加深刻鮮明。二是可以在生活細微處展示主題。如寫作“微笑”這一話題時,就不能只是空泛地議論或抒情,可以將目光聚焦在那些典型事例與動人瞬間上。這種用事實說話、在細微處傳情的方法,不失為美德類文章主題出彩的捷徑。
二、用動人細節(jié)展示美好情操。當同學遭遇困難而孤立無援的時候,你主動地與他一起面對,大家稱之為樂于助人;當朋友不小心弄壞你的心愛之物而緊張的時候,你臉上露出的淺淺笑容,我們稱之為寬容。細細一想,抽象的美德,無不源自生活的細節(jié)。要想透過人物言行展示出其道德上的光彩,得學會在“細”字上下工夫。如用一張照片,引出一段感人的故事;用一句話語,引出自己的萬千感慨。2011年中考滿分作文《一碗面條》,便是借“一碗面條”來贊美子女的一片孝心;《心底最美的畫面》,便是借一個笑臉來展示微笑的魅力。這類文章選取的材料很細小,反映的主題卻很大,有滴水生輝的效果。
三、用經典素材展示美德風采。綜觀近年美德類文章,寫議論文的考生很多。如何才能讓美德類議論文光彩奪目呢?運用經典論據是其關鍵的方法。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歷史的長河里取材。如講到愛國,就想起杜甫的憂國憂民、文天祥的愛國之心;講到孝順,就想起后漢黃香扇枕溫衾、漢文帝劉恒親嘗湯藥的典故;講到誠信,就想起曾子殺豬、尾生抱柱的故事。這些材料,如果大家不熟悉的話,不妨到網絡上去查找一下,它們都是中考作文的經典素材。我們也可以從現實生活中取材,如每年“感動中國”中的眾多人物,閃爍的便是美德之光。將這些人物與故事引入文章,自然會精彩動人。
對美德修養(yǎng)類文章而言,守住道德底線尤為重要,絕不能去喜歡或追求丑陋而庸俗的東西。如在文章里,我們只能堅守諾言,不能去鼓勵追求名利;只能強調奉獻的美麗,不能去倡導自私。否則,再美的文字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拓展演練
1.如果說社會是一本百科全書,那么“美德”便是其中耀眼的一章。可當今社會,美德卻在我們面前一天天枯萎。扶起摔倒的老人,這件本來“理所應當”的事如今卻讓人猶豫再三、倍感糾結。在這個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時代,我們究竟該怎樣做才能促成美德的回歸?請以“美德的回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抒發(fā)情感、發(fā)表見解等;③字跡工整,書寫規(guī)范,字數在600-800之間;④文中請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
構思導寫:美德是一個比較寬泛、抽象的詞語,同學們在寫作時可以選定一種或幾種具體的美德,如寬容、愛心、感恩、孝順等,構思美德回歸的故事,深入生活,以真感人,切忌空洞地呼吁美德的回歸。寫作中,透過人物言行展示出其美德中的光彩是重點,同學們要學會在細節(jié)上下功夫。要發(fā)揮聯想想象,或記敘或描寫或抒情,并輔以議論來深化主題。
2.請以“那一抹微笑”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自己的親身經歷或體驗,不得抄襲;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書寫要正確、規(guī)范。
構思導寫:可用一個微笑的瞬間,引出一段美好的回憶;可用幾個微笑的畫面,串起一個感人的故事。不管選取何種內容,傳神的肖像必不可少,要運用各種描寫手段,讓笑容變得搖曳多姿,讓讀者從笑容里窺探到人物的美好性情。
中考作文話題篇8
記憶中,石磨是有方向的。
奶奶家的那架石磨厚重而樸實,忍不住去推時,父親笑我:“你推反了,石磨是有方向的。”父親說,“逆時針推是磨不出來東西的。石磨千百年來都堅守著自己的方向,這是不會改變的。”
記憶中的鄉(xiāng)村也是有方向的。這種方向讓村里人無法洗盡泥土的氣息融入城市,同時,在面對令人神往的城市時也不會迷失自己。
鄉(xiāng)村的方向像奶奶家中的那口缸。春節(jié)前,村里人都會帶著自制的蜜棗、蜜糖果子相互拜訪,看見缸便會抓上滿滿一把放進去。隨著春節(jié)一天天臨近,缸也越填越滿。我最喜歡趴在缸邊上,一邊嚼著,一邊嗅著,滿嘴滿身都是甜膩的香氣。鄉(xiāng)村的方向又像爺爺手里的毛筆。帶著終年難見的豪氣為各家書寫喜愛的春聯。
當我多年之后重回故鄉(xiāng),驀然發(fā)覺,它似乎已經放棄了堅守:米面已經全靠電機來磨;逢年過節(jié),投入大缸的糖果已寥寥無幾;家家大門上都貼著閃著光芒的印刷對聯……原先田地間那一座座紅頂、灰頂的簡樸而溫馨的農舍也被一排排琉璃瓦頂的別墅所取代。那一扇扇緊閉的大門、矮矮的院墻隔出了各家各戶的秘密。鄉(xiāng)村好像失去了它的方向,它終于被動搖、被改變,變得面目全非了。面對家鄉(xiāng),我生出一種陌生感。
最近,父親買回了一架小型石磨,要用它來磨豆?jié){。我?guī)兔D石磨。
“你轉反了。”父親說,“逆時針轉是磨不出東西來的。”
我應了一聲,反過來轉,乳白色的汁液順著石磨間的縫隙流淌下來,我盯著那石磨出神。淡青色的大理石,木制的架子顯得特別精致,但它的轉動還是依循著那千年不變的方向。
石磨沒有失去它的方向,盡管它已變得如此精致。而同樣精致了的鄉(xiāng)村有沒有失去自己的方向?
人是一定要有方向的,而要有方向的又何止是人呢?
中考作文話題篇9
人道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大千世界之美甚多,而一個普通人最美的時候,當屬讀書時。偶然在圖書館閱書,看見一年輕女子埋首書中,沉醉于書之際,忽然莞爾一笑,就是這樣一笑,確如破冰般霎時間耀眼不已,并非女子長得多美,而是這一笑背后,實在太美好。我捧書而立,凝神觀察她的表情。讀書時的表情應最是優(yōu)美,那一顰一笑間盡得風流,一臉安然,雙眸顯得格外靈動。讀書時人的靈魂是安然而激越的,讀書使人謙和,養(yǎng)成聆聽的習慣,因而眼前女子的表情才會如此動人。方才臨書一笑,并非誰都能做到。這不是尋常取笑之樂,不是阿諛諂媚之笑,不摻雜絲毫世俗氣,而是空靈、至真、智慧的。我繼續(xù)細看她的臉,回想方才一笑,那笑意也許源于在書中竹杖芒鞋覽仁山智水的滿足,也許源于字字珠璣迎面生輝的狂喜,也許源于花開花落間大徹大悟的暢快,也許源于與作者心意相通的歡樂……
我看著她,雖揣測不出她此時的思想,卻能觀察出她那些美好的情感。我發(fā)現她眉頭微皺,目光移動漸緩,她是在為書中的人事哀慟嗎?她是在唐明皇的行宮里見了傷心月,還是在大觀園里祭了埋香塚?她是在目送老杜的茅草在空中漸飛漸遠,還是在感嘆江畔初升的明月?她是聽到了遙遠的婦人搗衣聲,還是聞見了使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四弦裂帛聲?忽然又見她釋然一笑,終于柳暗花明,種種哀愁拂去,只余萬里晴空。呵,讀書竟是這般美好的事,此時我用心觀察一番,不禁頓悟。為這臨書一笑而感,忍不住要尋一本好書慢慢玩味一番。不經意間,這時間最優(yōu)美的表情被我窺見,這樣的美好很多。不僅是讀者的表情,更是書的美好。而我只要靜心觀察片刻,便能發(fā)現。發(fā)現一事,總在用心。
中考作文話題篇10
在人生漫長的旅途當中,伴隨我們一生不可缺少的,是別人為我們喝彩。但是,在我們得到喝彩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別人,也同樣需要我們的喝彩。
在世界的各地,無論是誰,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喝彩,即使一聲簡簡單單的“你真棒”、“加油”,都可以給予給別人快樂和自信。我們要學會,不論走到哪里,都應該時常的為別人喝彩,贊揚別人,鼓勵別人。這樣做,不但,會給別人帶來自信,同時,也會讓你所鼓勵的那個人擁有了幸福和快樂和成功向上的階梯,讓他知道,只要他努力,他就會成功。
在我小小的生活圈子里,我發(fā)現,我們要學會贊揚、鼓勵別人,要學會別人喝彩。我們不能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們要張大眼睛,敞開心扉,走出家門,去努力為別人喝彩!這樣,你快樂,我也快樂,但是要記住,為別人喝彩要真心誠意,否則這種喝彩,不但不會給別人帶來進步,帶來自信,還會連自己的快樂也被剝奪了,所以,我們要真心實意的為別人喝彩,而不能虛情假意。
其實為別人喝彩,同時,也是為自己喝彩。
就好比在校訊通里,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還有人氣,當然我也不會例外。每當看到自己的人氣值一天比一天高時,我都非常高興快樂和自信,想起了自己剛剛建博時,評論數、點擊量寥寥無幾,那個時候,我常常情緒低落,后來,我發(fā)現了自己的.問題——不懂得為別人喝彩。從那以后,我開始學會了交朋友,我開始懂得了如果我為別人喝彩,別人,也會為我喝彩。在彼此互相的喝彩當中,我不僅能從別人的博文中吸取到精華,使自己的文章能夠得到提高,還能讓別人感到自信和開心。看到別人快樂,我會更加開心,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人生就像一個舞臺,自己既是舞臺上的演員,又是臺下的觀眾。在生命中,我們將演繹出自己精彩的節(jié)目和花絮,在舞臺謝幕時,誰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掌聲,因為,我們知道,掌聲、喝彩和贊賞都是別人認可我們的標幟。因為,我們都想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可。
所以,讓我們學會為別人喝彩,祝賀別人成功吧!讓快樂自信永遠伴隨著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