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作文750字
大年三十這一天,我們很早就起床了。爺爺就貼對聯(lián),掛燈籠,爸爸帶領(lǐng)我和哥哥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奶奶、媽媽來做團年飯。大家忙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家里就裝扮得煥然一新,張燈結(jié)彩,喜氣洋洋。不知不覺到了晚上六點鐘,興奮的我們,終于可以吃上香噴噴的年夜飯了。媽媽把年夜飯端上來,啊,好豐盛呀!有紅燒魚、紅燒肉、蘑菇燉雞、脆皮鴨等等各種好看又好吃的菜。還有飲料和紅酒,我是看得口水直流!正在這時,外面突然響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爸爸高興地說道:“過年了,過年了!”我們一家人就開始吃團年飯了。這時可熱鬧啦,鞭炮聲、碰杯聲、歡笑聲,聲聲都是幸福的味道。吃完團年飯,我們?nèi)覈幕馉t,吃著甜甜的糖果,嗑著脆脆的瓜子,津津有味地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在歡歌笑語中迎接新年的到來。到了晚上十二點,一陣陣震耳欲聾的聲音傳來,爸爸說是放煙花迎接新年呢。我跑出去一看,啊,美麗的煙花在夜空綻開了,爭奇斗艷的煙花,把天空裝扮的美輪美奐。時而似仙女散花,時而似星星閃耀,時而似流星追月,真是太壯觀了。
大年初一,我們?nèi)ビH戚家拜年。一進門,我們就向長輩問好,就會得到長輩的壓歲錢和美好的祝福。
一轉(zhuǎn)眼,春節(jié)過去了,我們即將投入學習中,可是春節(jié)那喜氣洋洋的情景,深深地藏在我腦海里!
家作文750字篇2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孟子曰:“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家規(guī)就是家風,就是家訓,是指一個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及持家治業(yè)的教誨。現(xiàn)代家庭的家風家訓可以實現(xiàn)幸福家庭“跟諧、文明、健康、富有”的四大目標。
珍惜糧食,崇尚節(jié)儉。奶奶常常教導我們吃飯要有節(jié)制,吃多少盛多少,千萬不要剩飯。衣服能穿就穿,千萬不要喜新厭舊,說扔就扔。“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我明白了每一粒米,每一口飯,每一縷布都是農(nóng)民伯伯一把汗水,一把辛酸,用布滿老繭的雙手辛苦培育跟加工出來的,所以我們吃飯時要做到不剩飯菜,日常生活中做到廢物利用。以后不管身在何處都要懂得節(jié)約跟珍惜。
誠實守信,勤奮好學,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媽媽經(jīng)常以此對我進行教導跟督促。媽媽對我講做人要誠實,答應(yīng)別人的事情要做到,不能輕易失信于人。講不講信用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品質(zhì),它就像是一張名片,將會伴隨終生。每次送我到學校門口都要再三叮囑一定要認真聽講,好好學習。要刻苦努力,不要一碰到難題就退縮,要迎難而上,把困難視作敵人,一定要把敵人打敗。這些話語幫助著我一天天進步。
為人處事爸媽對我也嚴格要求,讓我從小做起孝敬長輩,愛護幼小。在家時,每次爸媽給我好吃的我一定先留下一些給奶奶。在公交車上,我一定會給老爺爺跟老奶奶主動讓座。在學校,我會給低年級的小同學提供幫助。爸媽經(jīng)常給我講述奶奶這一代人生活的不易跟對我的疼愛,我深受啟發(fā),我一定要讓奶奶快樂,讓她樂呵呵的過好每一天。
說到這兒,我把我家的家風家訓總結(jié)了一下。家風是崇尚節(jié)儉,家訓是誠實守信,勤奮好學及尊老愛幼。
我要時刻謹記我的家風家訓,這將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家作文750字篇3
春節(jié)是中國最隆重的節(jié)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歡樂仍在每個人的心中蕩漾。
除夕那天,孩子們穿上新衣服,歡天喜地地和伙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媽媽的廚藝在我們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嘗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著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們一群小朋友,手里拿著鞭炮,在大人們的帶領(lǐng)下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鉆出來,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像仙女撒花,送給人們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媽媽去看春節(jié)晚會。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在第二天,天沒亮,媽媽就催促我快點起床,我起了,爺爺奶奶他們都起了。媽媽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盤子里,我們有說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會,天亮了,人們都穿上新衣服去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去了。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媽媽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顯得更英俊瀟灑,媽媽變得更年輕美麗!“噼里啪啦”,陣陣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走著走著,我們來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見老奶奶就想跪下給老奶奶磕頭,可是被老奶奶攔住了!“唉,你說你磕什么頭呀!來快吃點瓜子,抽根煙!”“不用不用,我不抽煙!”。拜完老奶奶家,我們又去給大媽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們終于給各家各戶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jié)就結(jié)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fā)、努力了!
家作文750字篇4
早晨,推開門一看,地上鋪上了一層薄薄的白霜,就連屋子上的紅瓦,也鋪上了薄薄的一層白霜,不那么紅了。
漫步街頭,來到了田野。潔白的霜給田野籠上了一層美麗的面紗。田壟邊,霧氣籠罩,給空曠的田野上增添了一份朦朧的詩意。冬天的腳步正悄悄掠過田野,凄涼的寒風由天邊呼嘯而來;大地慢慢褪去了碧綠的顏色,一片潔白。
沿著田間的小路,田野里的麥苗也沒有前幾天那么翠綠了。綠油油的菠菜,似乎也缺少往日的生機。往日里嘰嘰喳喳的麻雀,也在低頭覓食,叫的也不那么歡快了。冬天是一個缺少生機的季節(jié)。冬天的田野沒有了春天的生機盎然,沒有了夏天的繁茂昌盛,更沒有了秋天的碩果累累,但是,冬天的田野僅僅只是表面的荒蕪。它還孕育著無限生機,只有走近它才能知曉!
在一條流水的小溪里,一條條小魚還在歡快的游來游去,一條蛤蟆趴在水底,正在閉目養(yǎng)神,一旦大地回春,它就會爬上岸來,擔負莊稼衛(wèi)士的角色,消滅害蟲。小溝旁邊,枯黃的野草,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它的的根子正在安詳吸允著大地母親的乳汁,準備著春天的茁壯成長。那些埋在泥土里野草的種子,在大地母親的懷抱里,也吸足了水分,一旦春天到來,就會發(fā)芽生長。在冰凍的土層下面,一條條的蚯蚓卷縮在厚厚土層里,等待春天的到來。把土地疏松,利于植物創(chuàng)造生長的溫床。啊,原來,冰凍的土層下面,也是一片生機。
冬天是殘酷的,冬天是可愛的,冬天也是美麗的,冬天,給萬物帶來了滅頂之災(zāi),冬天也孕育萬物的勃勃生機。
冬天雖然寒氣逼人,冬天的田野雖然一片潔白,我卻看到了潔白的田野里的一派生機,我堅信,萬物經(jīng)過寒冷的磨難之后,必然是生命的輝煌!
我愛冬天的田野,因為她孕育著頑強的生命力,使世間萬物經(jīng)受了嚴寒考驗。
冬天,走在縱橫交錯的田間小路上,看著天邊慢慢升起太陽,橘紅色的光芒普照大地,潔白的田野披上了金色的陽光。寒冷帶來的感覺慢慢消失,心情赫然開朗。我的內(nèi)心深處,也在大聲疾呼;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遙遠嗎?
家作文750字篇5
照我們安徽碭山的老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
在臘八這一天,我們都要喝臘八粥,而且還有“誰家喝的粥越早,誰家明年準是大豐收”的俗語呢!除此之外,我們小孩子在這一天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買好吃的糖果、果凍、瓜子等等。第二件事是我們男孩子最喜歡的事,那就是買爆竹。第三件事就是買各種玩具了,風車、口哨、氣球……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天還沒亮呢就聽見別人在放炮了,害得我連覺都沒睡好,第二天眼睛四周黑黑的,都成熊貓眼了。
臘月二十四必須大掃除,這一天我可累壞了,又是擦玻璃又是洗地板的,出了一身的汗。大人們則忙著備年貨,把雞肉、豬肉、魚肉、青菜、年糕等年貨準備充足。
最熱鬧的就是初夕,這天家家都忙著貼春聯(lián)、貼年畫。除夕夜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餃子與放鞭炮。大人們圍在一起,有的人在與面,有的人在搟皮兒,有的人在拌餡兒,有的人在準備燒火的柴火……包餃子時還要在餃子皮里放上錢與紅棗。預(yù)示著新的一年日子紅紅火火。我則忙著放鞭炮,“霹靂”“啪啦”的聲音不絕于耳。最熱鬧的就屬晚上了,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煙花在天空不停地綻放,有的似一串串明亮的珍珠;有的似一朵怒放的花朵;有的似天女散花……,這些美麗的煙花剎那間把整條街都照亮了,整個村子的天空變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
大年初一是新年,這一天大家早早起來,吃完餃子就去給老人拜年,我們這兒叫串門。我可高興了,因為從這一天開始我就可以串親戚,可以收到長輩們送的紅包。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這天晚上要吃元宵,我與村里其它孩子們則打著各色燈籠四處游玩,煙花又在此刻重新裝點起美麗的夜空。一個個孔明燈就似天空中明亮的星星,帶著人們的美好愿望消失在漆黑的夜空中。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在正月十五的香甜元宵中結(jié)束了,可我還沉浸在熱鬧、祥與的春節(jié)中。
家作文750字篇6
“貼福字”可是春節(jié)中最必不可少的一種習俗。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約有三千年歷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裝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狀,因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現(xiàn)今的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組成:示,指神祗;田,指耕地、打獵;一字,按《說文》解釋說:“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口字,《說文》說:“口,人所以言食也。”在這個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滿足溫飽需求的愿望。
更有大多數(shù)人民喜歡將福倒著貼,表示"幸福已倒(到)、福氣已倒(到)”。
其實,福字倒貼還有兩種傳說:①。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zāi)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
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fā)現(xiàn)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②。周朝的姜子牙,即姜太公封一大批神仙時,卻把自己的妻子葉氏封為窮神,還告訴她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從此,家家過年貼福字,就是告訴窮神,我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萬不能進來。福字,就是擺脫窮困、追求幸福的象征。
貼福字其實很簡單。首先將那些紅底黑字的福翻過來,在背面貼上雙面膠,再撕開上面的一層保護層,然后貼到那還清晰的留著以前雙面膠的印子的地方,隨后再調(diào)整一下,最后就用手掌按壓,使其完完全全的貼在墻上,你還可以在看一眼你的手——或許它會變得紅彤彤的。
貼福字就是這么簡單,但它包含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旅程,包含著人們所寄托的情懷。
家作文750字篇7
我的家鄉(xiāng)是在江蘇海門的一個小鄉(xiāng)村,它地處長江邊,氣候四季宜人。家鄉(xiāng)人一直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都重視過節(jié),而且每個節(jié)都有不同的講究和過法,但,清明節(jié)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節(jié)日,因 為清明,總是帶著些許淡淡的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
今年的清明節(jié)照樣是在海門鄉(xiāng)下度過的。但它又和以往有所不同,更令我記憶猶新。清明節(jié)一大早,我和媽媽就來到了鄉(xiāng)下親婆家,爸爸因為遠在南美洲圭亞那進行援外醫(yī)療,沒有與我們同行。相比較 往年去墓地掃墓不同的是這次我們首先在鄉(xiāng)下家中進行了祭祀活動。因為今年是第一次為剛?cè)ナ赖挠H公祭祀。在我的記憶中,親公是個比較嚴肅、不茍言笑的人,他脾氣很火爆,喜歡和親婆吵架,而且 每次吵得都特別兇。但他對我說話從來都是輕聲細語,和藹可親。每次我一去鄉(xiāng)下,他總是放下手上的農(nóng)活,把手洗了不知道多少遍后,輕輕地把我抱起來,親了又親,在空中拋了又拋,直到聽到我“ 咯咯……”大聲的笑聲,他才松手放我下來。然后帶我到他的屋里,從他藏著的“百寶箱”中拿出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來,什么花生呀,桂圓呀,香蕉呀,蘋果呀等等。看著我吃了個飽,他就高興地帶 我到鄉(xiāng)下各處去玩,領(lǐng)我看小羊歡快地吃草,小雞艱難地下蛋,小鴨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嬉……每到一戶農(nóng)家玩耍,他都驕傲地介紹說:“這是我孫子!”“小寶,來磕個頭!”親婆的喊聲打斷了我的 回憶,我連忙拿出媽媽事先給親公買的紙衣服、紙手機、紙燒酒等,這些都是親公的最愛,把它們放在香爐中,隨后看著一縷縷青煙緩緩升起,點點火光在閃爍,我仿佛又看到了親公……最后我對著親 公的照片恭敬地磕了三個頭。
祭祀親公小屋旁邊的就是一條小河,小河的水清清的,河里一條條歡快的魚兒就是親公生前喂養(yǎng)的,如今它們都已經(jīng)長大了。我撿起一塊石頭,往河里扔,河水馬上濺起一朵美麗的水花,仿佛是親公的 笑臉,他好像在笑著說:“小寶,你又長高了,好好學習呀。”這時我的眼睛有些濕潤了。
家作文750字篇8
“春節(jié)”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春節(jié)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春節(jié)一般在農(nóng)歷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nóng)歷二十八的時候把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干干凈凈。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春節(jié)的高潮。
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于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所以,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yīng)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余;發(fā)菜,代表發(fā)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過午飯后,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表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shù),因為俗話說“好事成雙”。
進了門,首先要對象說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fā)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么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著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著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