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畫家的故事
世界著名畫家的故事(精選篇1)
達·芬奇畫蛋的故事,你一定很熟悉吧?這里再講一個同樣有趣的故事,也是發生在達·芬奇的少年時代。
有一次,有個農民拿來一張盾牌,請達·芬奇的父親披耶洛在上面畫些兇惡的東西。披耶洛雖然繪畫技藝不錯,但不如達·芬奇畫得更好。于是,他就讓兒子為他代勞。
畫什么呢?達·芬奇決定畫希臘神話中的女妖麥杜薩。麥杜薩是什么模樣呢?誰也沒見過呀!可這難不住達·芬奇。他捉來好多蜥蜴、刺猬、壁虎、螞蝗、螢火蟲,把它們統統放在一間誰也不去的舊屋子里,一邊觀察,一邊思考。幾天后,他開始動筆了。他把這些小東西的丑惡特點加以綜合和改造,畫成了一個口吐毒焰、渾身冒火的妖獸。為了檢驗效果,達·芬奇把盾牌安放在畫架上,拉開窗簾,使盾牌的面上微顯陰暗。一切布置好了,他大聲地叫道:“爸爸,盾牌畫好了,您來拿吧!”
披耶洛正惦記著盾牌的事,心里暗暗嘀咕:“這孩子幾天來老是不見影兒,大概把畫盾牌的事給忘了吧?”一聽達·芬奇的喊聲,連忙向那間舊房子跑去。他推開門,剛要邁進門坎,突然驚叫一聲:“妖魔!”一連倒退了十幾步。
達·芬奇疾步出屋,拉住父親的胳膊說:“別怕,這是我畫的呀!”
“哎呀,我還以為……”披耶洛摸著額頭,心還咚咚跳得厲害。“爸爸,”
達·芬奇高興地說,”從你驚恐的表情和動作看,說明這盾牌確有震懾的力量,達到預想的效果了。你拿去吧!”“真好!”披耶洛贊不絕口。
世界著名畫家的故事(精選篇2)
如果把畢加索比作一架不知疲倦的馬車,那么女人則是這架馬車上的輪子,是輪子讓他能夠盡情狂奔,又總是趕在潮流的前面。如果沒有這個輪子,他恐怕只能痛苦地、無可奈何地嘆息和焦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云籠罩著全歐洲,當戰爭威脅著人類生存時,各種時髦的遠離現實的藝術都失去了生命力。
1915年12月,畢加索在詩人兼電影導演科克多的推薦下,參加了佳吉列夫芭蕾舞劇團,為他們設計布景、服裝和道具。畢加索隨著這個團在羅馬、那不勒斯、佛羅倫薩等城市巡回演出,觀摩那里的藝術大師的杰作,使他很自然地轉向現實主義。在演出期間,畢加索認識了該團的女舞蹈演員奧莉嘉·克柯洛娃,一位長得漂亮,渾身透出一股貴族味和古典美的俄國姑娘,奧莉嘉那種俄國的正統風格和異國的神秘格調使畢加索著迷,也與他當時追求古典主義藝術是一致的。1918年的12月,他們結為合法夫妻,這給畢加索的生活增添了歡樂和浪漫主義色彩。這個時期,他以奧莉嘉為模特兒創作了大批充滿生命力的'富有詩意的新古典主義作品《陽臺》、《女學生》、《坐在安樂椅上的奧莉嘉》、《坐著的女人》等。在這些作品中,古典主義、現實主義和立體主義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了畢加索這個時期的突出特色。他創作的《母與子》是奧莉嘉為他生下保羅之后的杰作。畫面中的母親持重、豐滿、朝氣蓬勃,富有女性美的魅力,蘊含著青春活力和創造精神,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畫中的孩子活潑可愛,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希望和力量的源泉。整幅畫面給人一種安謐、平和、充滿愛戀的感覺。
1918年戰爭終于結束了,然而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創傷卻難以撫平。人們消沉悲觀,對一切都喪失信心,連信仰都發生危機。此時的頹廢派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風靡歐美,產生出各種各樣的流派:荒誕派、意識流、無意識、存在主義等等。他們否定理性、否定傳統、否定生活,甚至否定一切人,而畢加索卻正好相反,他并沒因戰爭對世界和人類美好生活的摧殘而消極悲觀,而是更加執著地在生活中尋求希望和力量。
不幸的是他與奧莉嘉的感情出現裂痕,奧莉嘉貴族小姐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使她越來越看不慣畢加索的生活態度和藝術趣味。她更不理解畢加索越來越旺盛的創作熱情和無止境的藝術追求。奧莉嘉感到畢加索的世界里沒有她,這使她非常懊惱。她開始大吵大鬧,要求畢加索只關注她一個人。
奧莉嘉的盛怒使畢加索一籌莫展,在這時所畫的《三個舞女》最能表達他的那種毀滅感。畫面上三個被肢解的女人充滿夢魘般的痛苦,歇斯底里地張牙舞爪。
痛苦的畢加索整天像游魂一樣到處亂逛,甚至在寒冷的夜晚也不停地在街上散步。1927年1月8日的下午,寒風刺骨,畢加索又像往常那樣在拉斐特藝術館附近散步。他頭腦里一片空白,如不是從地鐵車站走出一位金發女郎,他可能要一直這樣混過整個下午。
這位長著一只古典希臘式的鼻子,一雙藍灰色眼睛的女郎就是瑪麗·泰雷絲。她的形象似乎早就印在了畢加索的心中。他膽大妄為地走過去,一把抓住泰雷絲的胳膊說:“我是畢加索,你和我在一起將干一些了不起的大事!”
泰雷絲當時只有17歲,還是個學生,她哪里知道什么畢加索。當她把這個陌生人的唐突和無禮告訴母親時,她的母親卻大感榮幸。就這樣,泰雷絲便開始與畢加索約會了。在泰雷絲18歲生日那天,她成了他永遠不變心的情人。她馴順,愿意接受畢加索一切意志,她只為他個人所有。由于有了這個輪子,畢加索駕著自己的藝術之車跑得更快更歡了。
世界著名畫家的故事(精選篇3)
畢加索出名以后,仿照他的畫的人與日俱增,一時弄得真假難辨,讓人們頗為擔心。
一天,一個專門販賣藝術品的商人見到了畢加索的壁畫《和諧》,他對畫面所表現的十分不解。為了充分了解畢加索的繪畫風格,以防上當,他專程帶了另一幅簽有畢加索名字的畫來求教于畢加索。
商人開門見山地問畢加索:“為什么在您的壁畫《和諧》中,魚在鳥籠里,鳥反而在魚缸里呢?”
畢加索不假思索地答道:“在和諧中一切都是可能的。”
這時,商人取出那幅畫,想證實一下這幅是不是畢加索的真跡。畢加索向那幅畫瞥了一眼,輕蔑地說道:“冒牌貨!”
通過這次會面,商人似乎領悟了畢加索繪畫的奧秘,于是,事隔不久,商人又興沖沖地拿了一幅畢加索的畫來找畢加索,問他這幅畫是真是假。畢加索看也沒看便答道:“冒牌貨!”
“可是,先生,”商人急了,喊叫道,“這幅畫可是您不久前親筆畫的,當時我在場!”
畢加索微笑著聳聳肩膀,說:“我自己有時也畫冒牌貨。”
世界著名畫家的故事(精選篇4)
沒有污點的天鵝潔白如霜,面對死神正甜蜜地歌唱,它的生命在歌聲中消亡。
天鵝彎著柔軟的長脖子浮在水面上,長時間地欣賞著自己的倩影。它對湖泊說:
“我相信,我明白自己的疲勞和發冷的原因。哦,真象在冬天。我周身顫栗!我知道,時辰已到,我要為死亡做些準備。”
湖泊掀起了波浪。
天鵝要死了?它的羽毛仍然是那么潔白,跟剛剛生下來似的。它經歷了四季的變幻和許多歲月,羽毛上一丁點兒污漬也沒有!一個生靈可能這樣美地結束自己的生命嗎?
天鵝不慌不忙又十分莊重地抬起美麗的脖子,向夏日里經常休息的柳蔭下游去。柳樹垂下了自己的枝葉,低語:
“我等著你,朋友??”
黃昏,晚霞燦爛如火,湖面上一片金輝。寂靜籠罩著湖泊的上空。天鵝開始歌唱。
這歌聲昂揚婉轉,充滿著對大自然的愛戀,包含著對美麗的天空、湖水和大地的深情,是人們從來沒有聽見過的。天鵝的歌聲在空中回蕩,勾起無限的鄉愁,漸漸地和地平線上的微光一起消融了。
“這是你們的榜樣。”湖水對水里的游魚、草原和森林中的鳥獸說,“天鵝以它的尊嚴走完了生命的.旅途,你們應當學習。”
永世長存,這白天鵝的絕唱,聽聽吧,全人類都應當!懷著崇高的信念面對生存和死亡,這才是最美好的榜樣。
世界著名畫家的故事(精選篇5)
達芬奇從小就喜歡鉆研新奇的事物,對一些花花草草的枝葉似乎更喜歡探究,還有一些山洞之類的具有神秘的色彩,也成為了他鉆研的思索的事物之一。而關于達芬奇的勤奮故事也有很多。
在達芬奇上課的時候,經常提出一些難解的問題,讓老師很頭疼無法給予他解答。其實就是源自于他喜歡探索的心里,所以他必然是一個勤奮好學,喜歡鉆研提問的人。在兒時,達芬奇的勤奮故事就已經很多。他的父親對于他的期望其實是想他繼承家里的事業,做一個出色的律師。
可是達芬奇對于畫畫興趣很大,他的父親也就放棄了這個打算,把他送去了學校學畫畫。在下課的時候,達芬奇經常隨意拿起手邊的東西就開始作畫,土地上,墻屋上都可以看到他作的畫,只要一有時間,達芬奇就找東西開始畫畫,從小對于畫畫就很勤奮。
出于他對于畫畫的勤奮好學,這里還有一個達芬奇的勤奮故事,那就是著名的畫雞蛋,很多人都知道達芬奇一直畫各種各樣的雞蛋,但是不知道達芬奇這一畫就畫了3年,就算他知道畫雞蛋只是基本功,但是不管是風霜雪月他都沒有停過,他的勤奮態度,無人能比,最終因為他態度謙卑,勤奮不懶惰,終于把簡單的雞蛋畫的各有姿態。
達芬奇的勤奮故事最后一個就是在《基督受洗圖》上畫兩個天使,經過了好幾年的基本功和勤奮作畫,他隨手就畫出了活潑,生動的天使,超過了他的老師。
世界著名畫家的故事(精選篇6)
達·芬奇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畫家。他從小就很有繪畫才能,于是,在達·芬奇長到14歲的時候,父親送他到意大利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委弗羅基奧為師。
弗羅基奧,不僅懂繪畫,也懂雕刻。跟著弗羅基奧學繪畫,第一課便是畫蛋。教師拿來一個雞蛋,往桌子上一放,吩咐他照著畫,然后便去做自己的事了。剛開始,達·芬奇還挺聽話,照著雞蛋認真地畫,可沒過多久,達·芬奇就不耐煩了,他對教師說:“教師,為什么總要我畫蛋啊?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畫完呢?”教師嚴肅地對他說:要先學好畫蛋,因為這是熟練手法和筆法的基本功。要畫好蛋,就要認真地觀察它,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畫它。”
聽了教師的話,達·芬奇低下了頭,他知道自己錯了。從那以后,他再沒有急著要畫別的東西。他全神貫注地,日復一日地去觀察桌子上那個平平凡凡的雞蛋,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不同的方向去觀察。日子一天天過去,達·芬奇的畫本上畫滿了大大小小的,形狀不同的圓圈圈。教師對他的刻苦鉆研精神很滿意,對他贊不絕口。達·芬奇畫雞蛋用的草紙,已經堆得老高了。
有了堅實的基礎,達·芬奇的繪畫水平也如虎添翼。一次,教師讓達·芬奇在自己的作品《基督愛洗圖》上畫一個天使。達·芬奇拿起筆來就畫,只三筆兩筆,一個可愛的小天使就躍然紙上了。看著學生有如此好的技藝,弗羅基奧笑了。從那時起,弗羅基奧毅然棄筆,不再繪畫,只搞雕刻去了。
經過長期艱苦的藝術實踐,達·芬奇終于創作出《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等許多名畫,成為一代宗師。
世界著名畫家的故事(精選篇7)
列奧納多·達·芬奇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意大利畫家。他從小就很有繪畫天賦,所以當達芬奇14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把他送到意大利著名的城市佛羅倫薩,向著名的畫家韋羅基奧學習。
他不僅懂繪畫,還懂雕塑。跟佛羅里奧一起學畫畫。第一課是畫雞蛋。老師拿了一個雞蛋,把它放在桌子上,讓他跟著畫,然后他開始做他自己的事情。一開始,達芬奇很聽話。他根據雞蛋仔細地畫。但沒過多久,達芬奇就不耐煩了。他對老師說:“老師,為什么我總是畫雞蛋?”老師嚴肅地對他說:“首先要學會畫好雞蛋,因為這是技巧和筆畫的基本功。”要畫好一個雞蛋,我們必須仔細觀察,并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畫它。”
聽了老師的話,達芬奇低下了頭。他知道自己錯了。從那以后,他就不急于畫別的東西了。他全神貫注地觀察著桌子上的普通雞蛋,日復一日地從前面、后面、左邊、右邊和其他不同的方向觀察。日復一日,列奧納多·達·芬奇的畫冊上滿是大大小小的不同形狀的圓圈。老師對他的努力工作精神很滿意,并表揚了他。列奧納多·達·芬奇用來畫雞蛋的紙莎草紙堆得很高。
有了堅實的基礎,達芬奇的繪畫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有一次,老師讓李奧納多在他的作品《基督的洗禮》中畫一個天使。達芬奇拿起筆畫畫。只劃了三下兩下,一個可愛的小天使就跳到了紙上。看到學生們有這么好的技能,弗洛里奧笑了。從那以后,佛羅里奧毅然放棄了他的筆,停止了繪畫,開始雕刻。
經過長期艱苦的藝術實踐,列奧納多·達·芬奇終于創作了《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等名畫,成為大師。